本站讯 11月18日,由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的“区域国别学下的东亚研究”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吉林警察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以及山东大学的十余名专家学者同聚一堂,围绕着“区域国别学下的东亚研究”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张蕴岭教授主持本次研讨会的开幕式并发表了主旨演讲。会议设置了“东亚金融合作的学科交叉分析”、“东亚区域制度构建的学科交叉分析”、“非传统安全视域下的东亚区域合作”、“东亚区域发展的多学科交叉分析”等四个议程。
第一专题“东亚金融合作的学科交叉分析”由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李石主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周先平从“人民币国际化与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视角进行阐述,并重点强调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其东亚“成份”将会对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模式提供推动作用与新的思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崔玉明基于CBDC的视角,借助丰富的数据资料分析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历史与现状,并对央行数字货币和金融科技蓬勃发展背景下的东亚区域金融合作前景提出展望。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李锐从新形势下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制约因素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推动ABMI落地实施,推进CMIM实体化,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加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推动东亚金融合作的观点设想。
第二专题“东亚区域制度构建”由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专任研究员杨延龙主持。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邢瑞磊从东亚区域治理制度构建的进程、演变与趋势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东亚区域制度构建的总特征、东亚与欧盟构建区域制度的差异性、区域制度构建的“金字塔结构”等核心要点。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叶成城从既有地区制度理论、理论框架研究、案例与实证研究的角度阐发了冷战后亚太多边经贸合作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逻辑。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志以基于比较地区主义的视角,分别从东亚地区制度建构的经验、启示与应用等角度进行分享。
第三专题“非传统安全视域下的东亚区域合作”由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兼任研究员李国辉主持。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赵玙佳分析了21世纪以来中日韩三国对东亚一体化的态度变化,并对如何持续推动地区一体化提出观点看法。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王竞超援引马六甲海峡海盗治理的案例阐述中日在东亚海上非传统安全治理中的合作,分析中日现有双边合作的基础、合作现状、阻碍因素和未来对策。吉林警察学院副教授黄园从电信网络诈骗的侦查协作角度,深入分析我国电信诈骗犯罪的形势,并对深化东亚地区新安全格局视域下的国际警务合作提出可行性方案。
第四专题“东亚区域发展的多学科交叉分析”由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专任研究员潘雨晨主持。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副研究员王震宇在已有区域主义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印太经济框架,阐发了“新”新区域主义视角下东亚区域发展的前景与展望。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王丽琴从比较视角分别分析了东亚、亚太、印太区域合作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范磊针对东亚区域发展中的多元共融、增进理解互信提出自身的观点。
张蕴岭教授主持闭幕式并进行总结发言,他提出区域国别学作为一种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为重新认识和定位国家区域、研究世界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以区域国别的视角研究东亚,构建出协调共生的区域合作机制任重而道远;应走出西方构建的范式,找到不同话语但具有相似内容的对接机制与共处平衡机制,这是区域国别学下东亚研究的一个重大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