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10月21日,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威海现代诗歌研究中心举行“未来诗学与跨界艺术”学术论坛,对当下最前沿的诗学话题之一——“未来诗学”进行了深入研讨。此次论坛吸引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云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青岛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学者、诗人及艺术家参与。
会议由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张红军致开幕辞,中文系主任亚思明主持并介绍出席论坛的嘉宾。本次学术论坛共分三个单元:新诗写者的跨界艺术理论与实践,未来诗学的形式、动力与质料和中国当代诗歌的共同体诗学转向。闭幕式由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周新顺主持,海南师范大学张伟栋教授作总结发言,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孙基林教授致闭幕辞。
第一单元“新诗写者的跨界艺术理论与实践”由山东大学副研究员巩晓悦主持。河南省文学院的诗人蓝蓝围绕自己的创作经验,与大家分享诗剧的创作及舞台呈现的探索经验。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马春光副教授从“诗”可以“观”视角,分析了21世纪中国电影与诗歌的交互融合。诗人王君、书法家刘凡中将组诗《婴儿易》的创作与书法实践联系起来,力图寻找中国当代诗及当代书法的互文性,并在会上展示了相关作品。鲁迅文学院助理研究员杨碧薇则围绕未来新诗与当代艺术的可能展开讨论。亚思明教授聚焦于当代艺术跨媒介创作的语图关系,重点阐述“诗画同构”、“抽象艺术的相互解读”,认为诗歌拓展了绘画的表现空间。
第二单元“未来诗学的形式、动力与质料”由云南大学副教授一行主持。海南师范大学张伟栋教授抛出了“什么是未来诗学?”的鲜明论题,直指当代诗歌的困境与危机,未来诗学即诞生于对这危机的克服之中。清华大学的西渡教授关心诗的使命与诗人的机会主义,从海德格尔“为民族寻求真理”出发,讨论诗的使命与民族立场,诗的本己与异己的关系,以及大国写作的虚妄。青岛大学的冯强副教授回应了诗人西渡,进一步区分了总体性与总体化、一体化的不同,并且以张枣、穆旦为线索研究“自然”与“现代诗歌”的跨文化流变。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张光昕将讨论的目标锁定为“中年写作”,将对九十年代诗歌的质疑和反思进一步推向前进。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研究员王东东指出社会变革重塑了现代主义的主体性和内在性,共同体的戏剧诗学则意味着对作为历史内容的“大写的戏剧性”的主动承担。
第三单元的“中国当代诗歌的共同体诗学转向”由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张光昕主持。北京大学中国新诗所研究员臧棣审视了当代诗的文学逻辑。云南大学副教授一行探讨了当代新诗共同体意识的演变。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李缙英提供了当下文学及艺术领域内新奇的赛博格想象视角,探究后人类主体性及社会结构。贵州师范大学王辰龙副教授把研究重心放置于“当代诗歌中的城市”这一充满生机的空间维度。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白洋本从袁可嘉的“综合”诗论出发,讨论伦理视域下中国新诗的共同体书写。
基于中国当代诗歌的困境与危机,一种朝向未来诗学的前瞻和热议正在徐徐展开。科技进步不断刷新人类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未来诗学也不断分裂着自身,这些必将带来文学气质的改变,“未来诗学与跨界艺术”学术论坛正是基于此现实而举行。“未来诗学与跨界艺术”是洋溢着生命力的全新话题,有助于当下诗歌和艺术创作产生有意义的思想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