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9月23日上午,山东省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威海金沙滩学府中心隆重开幕。来自省内外高校图书馆及相关业界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等80余人现场参加了会议。
本次大会由山东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办,山东大学(威海)图书馆承办,主题为“图书馆转型发展,创新引领未来”。山东大学(威海)党工委副书记周慧如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山东大学(威海)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程蓓主持开幕式。本次会议特邀专家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省内高校图书馆代表、山东大学一校三地图书馆业务骨干参加了会议。
周慧如在开幕式上代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向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山东大学事业发展的各兄弟院校表示衷心感谢。她介绍了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建校40年取得的可喜成就。她表示,威海校区党工委高度重视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坚持以师生需求为导向,尊重图书馆专业发展规律,把图书馆的建设作为推进校区双一流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性工作的保障工程。她对图书馆坚持党建引领,在精准服务、文化传承创新、阅读文化推广、专业学术素养培育以及智能化图书馆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与肯定。她期望本次会议能聚焦图书馆的转型创新发展,围绕智慧图书馆发展、科技创新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在与会专家和业界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在构建全省高校图书馆建设新理念、创新服务新思路、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上做出有益探索。她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为威海校区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多提宝贵建议,助推校区图书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上午的会议由程蓓主持,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聂华,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窦天芳,浙江大学信息资源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馆员黄晨,中国知网科研评价事业部总经理肖洪,超星集团副总经理张黎五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聂华在报告中分享和剖析了全球部分获得“国际图联图书馆营销奖”的图书馆转型与服务创新案例,提出了图书馆创新转型方向,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颠覆传统服务模式,打破服务边界,再造大模型视域下的大资源共建与共享建设目标;窦天芳在报告中指出,智慧图书馆建设不能脱离智慧社会、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的发展环境与机遇,不能脱离网络、数据、智能化赋能与技术支撑,高校图书馆应立足主责主业及服务师生过程中遇到的需求与问题,扎实做好问题破解工作,在逐步破解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服务提升,逐步逼近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目标;黄晨在报告中详尽地阐释了元宇宙和大资源,提出中文世界的数字图书馆应该联合起来,共建标准、可信、开放的中文大资源,共建垂直学科的特藏资源库,为大模型提供可靠的中文知识和中华逻辑、专业知识与元数据,为AI 时代的文化传承构建最坚实的中文资源基础设施。
下午,山东大学(威海)图书馆副馆长左峰主持会议。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潘卫,山东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赵兴胜,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任俊霞,山东大学(威海)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程蓓相继作了报告。他们分别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图书馆、山东大学(威海)图书馆的智慧转型创新实践为例,从图书馆和馆员两个层面,阐述了图书馆要面向社会、学校、院系、学科、师生等各个层面开展基础工作,支撑科技创新,培育专业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建立协调机制,重塑高等教育生态环境和精准服务机制。同时,应亟待提升图书馆员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学术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图书馆服务、支撑、影响、引领、传播等主要功能,主动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大资源共建与共享,架构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精准服务和个性化服务,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促进图书馆更好地体现核心价值。
专家们展望了21世纪智慧图书馆的时代需要、发展特色和建设思路,明确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支持学校科技创新服务的新定位,高校图书馆学术数据建设服务实践的新思路,人工智能技术助力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升级的新举措。
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反响热烈。嘉宾们一致认为,本次会议上的九场报告站位高、格局大、视野广,能够突破自我、打破边界、立足时代、展望未来,足以引起一场头脑风暴,让与会人员带着智慧化转型时期图书馆人“可为之行、难为之处、将予何为、如何大有作为?”的灵性思考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把专家的航标导向和兄弟馆的实践经验,转化为推动山东省高校图书馆智慧化转型、创新未来学习中心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提升山东省高校图书馆的支撑保障能力、空间服务能力、文化育人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山东大学(威海)图书馆。馆员引领与会人员浏览了红色主题阅读专区、智能自助服务设备、开放式阅览厅、博士研究生专用自习室、优秀教职工风采展等特色区域,威海校区得天独厚的山海湖林自然景观和校区图书馆空间与文化建设经验给嘉宾们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