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出图片
校区首页 投稿系统 旧版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黄昭宇主讲东北亚学术讲坛第55讲“国际问题研究的多样性”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6日 10:42 浏览次数:

本站讯  5月13日,由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主办的东北亚学术讲坛第55讲在南辰楼1811学术研讨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东北亚学术讲坛邀请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现代国际关系》副主编、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理事、中国中东学会理事黄昭宇主讲,主题为“国际问题研究的多维性”。东北亚学院院长刘昌明及国际政治专业40余名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讲坛,讲坛由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副院长、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张景全主持。

讲座伊始,黄昭宇针对研究与写作的关系和差别作了自己的见解,他提到研究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写作是研究的深化和成果。黄昭宇教授将写作研究分为四大部分进行详细讲解。他提出文章主题需要思想性与政治性的引领,其主体思想就是论文研究的提纲,即学理性与政策性的统一。同时,他讲到研究需要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结合,所有理论的框架、思维和观点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工具和手段、思考问题的脉络。此外,他还认为研究是宏观性与微观性的统一,实现此种调和的核心是将思想和观点坐实,将研究做扎实。这需要学者把握视角的完整性、细节的充分性以及定位的准确性。黄昭宇还指出国际问题的研究是单一学科主导与多学科联动的,因此需要研究者多领域涉猎,多维度思考。在互动环节中,与会师生踊跃提问,黄昭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耐心地解答。

张景全进行总结发言时指出,黄昭宇的讲座非常具有启发性。张景全认为写作具有工具理性,但学者要保有人文情怀;研究具有创新性,但学者要基于实事求是。他鼓励大家在多变的世界中学会秉承理性,在学术研究中心进行多维思考。

【 作者:文/王子涵 图/金辉   来自:东北亚学院     责任编辑:张寒露、单小平、曹雅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