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8月份以来,海洋学院生物材料及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方向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在骨修复、创伤愈合方面,研究生杨一凡受贻贝启发利用气体扩散法制备了聚多巴胺微纳杂化骨修复支架,以“Facile mussel-inspired polymerization to facilitate biomimetic in situ homogeneous mineralization for bone regeneration”发表在复材顶刊《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 (IF=11.322),此方法制备条件温和,为多巴胺在骨修复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新策略;在此基础上,学院团队联合四川大学综述了壳聚糖支架促进内源性骨再生的最新进展,为开发具有良好骨诱导性的生物活性支架提供了理论基础,以“Chitosan-Based Scaffolds for Facilitated Endogenous Bone Re-Generation”为题发表在《Pharmaceuticals》(IF=5.215)上,并以Bone Repair Strategies作为Topic Review词条被推荐至MDPI Encyclopedia知识分享平台。研究生曹淑君将羧甲基纤维素和多巴胺通过氧化聚合交联,引入银纳米颗粒制备了具有抗菌性能的的冷冻凝胶,该凝胶在快速止血和感染伤口修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Preparation of biodegradable carboxymethyl cellulose/dopamine/Ag NPs cryogel for rapid hemostasis and bacteria-infected wound repair ”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IF=8.025),并在快速止血、伤口修复方面授权2项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快速止血和伤口修复的海绵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2021110762232;基于亲疏水性的双层皮肤修复膜的制备方法,专利号2019109205584)。
围绕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研究生杨发明利用可控酶解富集肽技术,采用制备的海洋贝类活性多肽随机自组装超分子材料开展皮肤愈合研究,以“Food-derived Crassostrea gigas peptides self-assembled supramolecules for scarless healing”发表在复材顶刊《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IF=11.322);研究生吕晓宇围绕食用海鞘后的被囊常被当成废弃物,而海鞘来源的纳米纤维素具有高强度、高纯度、高模量等多种功能,从海鞘纤维素的提取、制备和应用出发以“Overview of preparation, mod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unicate-derived nanocellulose”为题发表在国际化工领域顶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6.744),以期为提高我国海鞘外被囊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根据山东大学“精耕细作、服务山东”要求,团队成员积极开展产学研融合实践。各方面工作成绩斐然,捷报频传:助理研究员潘盼盼参加2022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获优秀项目奖;陈景帝、潘盼盼作为指导老师、本科生王洪波等作为队员的《化“壳”为宝——废弃贝壳来源高性能钙材料的制备与应用》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二等奖;陈景帝、潘盼盼、翟俊伟作为指导老师、本科生闫匡奇等作为队员的《“壳笼万污”——环保可再生贝壳吸附剂开拓者》获第八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此外,8月16日,因在“Advancement of Materials to Global Excellence”的贡献,海洋学院教授陈景帝被国际先进材料协会提名为会士(IAAM Fellow),将在2023年世界先进材料大会做会士讲座后正式授予会士荣誉。8月25日,陈景帝应邀出席威海英创会活动并签署“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项目合作协议,凸显了海洋学院在生物材料及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方向的多面优势,开启了从服务地方至走向国际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