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3月18日下午,文化传播学院举行“微科研”系列活动。活动由新闻系教工党支部、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主办,新闻系老师包宇应邀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视觉时代的图像反思》的学术报告。新闻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张超教授主持本次报告,中文系老师李岩及学院研究生参与了活动。
包宇以富于趣味性视频资料引入讲座主题,包括微距摄影家Macro Room的《墨动》、土耳其新媒体艺术家 Refik Anadol的《数据雕塑》以及日本艺术家Luna Ikuta的《Afterlife》等。她指出,多媒体技术手段综合性地介入视觉表达,可以拓宽人们对图像的认知边界,同时也带来对“图像”这一词语本身进行深度阐释的需要。
包宇重点谈了三方面内容。第一,她简要介绍了“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认为视觉文化承继了图像学研究的诸多方面,在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与对象里,包含一切与“看”的行为有关的物品(object)都成为研究对象(subject)。她还从特质、存在状态及主体性角度分析了“视觉”与“图像”的内在差异性。
第二,包宇详细解读了“图像分析”。她列举了三位学者的观点。就讨论图像被观看的过程而言,陈力丹认为可以从传播学和视觉人类学的角度将其视之为一种“仪式”——一种典型的传播活动,通过一系列的象征、隐喻的展演,群体和社会被赋予了一致性,期间也构成了传播过程和行为的种种要素;就图像的真实性解读而言,韩丛耀称图像的真实性唯有通过参与制作过程才得以呈现,因此要返回图像具象之实体,重视它们的作用和意涵,理解它们的真实意义,最终以解读图像的方式来代替纯粹的资料阅读;就现代性视觉制度的诞生而言,谢宏声在其书《图像与观看》中富有创意地把“空间”和“观看”联系起来,指出不同的空间关系决定着迥异的观看方式和视觉实践,图像的意义无法自我呈现,意义的差异来自于观看主题和观看方式的不同,而特定的文化语境必然会形成一套稳定支配性的观看模式。此外,图像与观看也同时暗含着权力的操控,因为视觉一直以来都被作为“一种控驭与治理手段”。
报告末,包宇关于图像的困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指出,从时间来看,由艺术史角度谈“图像转向”到跨学科讨论“视觉入侵”,与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普及过程基本一致,不过20年。当下受众的强“视觉”依赖使得代际之间在信息接收和认知方面形成差异鸿沟,特别对文本、媒材和媒介的态度大不相同。同时从视觉需求的角度看,受众一直处于未被满足的状态,“看”——“看到”——“对象”存在巨大的时间、数量、过程的落差。受众也因没有接受相应的系统化视觉训练,对视觉刺激较强的信息会给予更敏感、积极的反应。以上内容直接导致目前已有的针对图像困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图像信息数量泛滥、质量粗糙、刺激性强、过度依赖技术、娱乐至死(追求感官体验)、追求形式或内容浅表、图像霸权等方面,在视觉和图像及受众需求之间的关系上却存在认识不充分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她提纲挈领,认为核心问题是超前的视觉需求和相对滞后的的图像创作之间产生的真空,而解决方法就是建构分类化的内容和标准。
在答疑讨论环节,2019级硕士研究生张晗表示,作为一位摄影爱好者,本次讲座使她更加坚定了掌握胶卷冲洗技术的决心。包宇和李岩致敬胶卷时代的难忘回忆让她理解,在互联网数字科技发展的今天,胶片相机和胶卷冲洗之所以能继续留存,实际上验证了视觉文化不再局限于对画像的文本分析之中,而是与冲洗等待过程,广泛地域观看的媒介、情境以及效果等多种因素相联系。2021级研究生隋家傲则联想到苏珊·桑塔格的摄影侵略性理论,提出自拍是否具有侵略性这一问题。包宇通过回溯拉康的镜像理论,甄别自拍概念和方式,认为自拍类似于女性透过镜像凝视自我,源于自我认知和确认,而非自我侵略。
本次“微科研”讲座是新闻系教工党支部和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联合申报并立项的山东大学2021年度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党建促科研:打造线上‘微科研’平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活动之一。该活动每月一次,以新闻系教工党支部党员为主讲团队,面向全院师生开展学术讲座,力图拓宽学生学术视野、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促进不同学科间的对话与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