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11月25日下午,由文化传播学院主办的名师大讲堂“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与建构”在图东教学楼115室举办。本次讲座主讲人为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吕周聚。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周新顺主持讲座,文化传播学院教授杨慧与部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吕周聚首先从国民性概念界定出发,对鲁迅关注该问题的缘起进行了介绍,认为鲁迅对国民性的关注与当时日本语境内对国民性的讨论有关。吕周聚通过细读《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呐喊·自序》等文本,从中总结出以日俄战争(1904-1905)为背景的幻灯片事件对鲁迅弃医从文的影响。鲁迅决定弃医从文,标志着其主观思想和人生目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医治中国人的肉体疾病转向医治中国人的精神疾病。此外,吕周聚指出,鲁迅不仅对中国国民劣根性进行了揭示与批判,还对国民性的建构进行了深入思考。他认为,鲁迅在早期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文章就提出了建构中国现代国民性的初步设想,而这集中表现在他的“立人”思想中。在厘清了梁启超等在日本讨论国民性问题对鲁迅的影响、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以及对国民性建构的设想之后,吕周聚进一步指出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与建构是同步进行的,他所批判的是中国传统的国民性,他所要建构的是现代国民性。吕周聚表示,现代国民性的建构仍是正在进行中的任务,它关乎每一个中国国民。
在提问交流环节,针对日本语境内对国民性问题的讨论,吕周聚推荐学生阅读学者李冬木的论著来拓展了解。在解答学生有关赵树理对鲁迅精神的继承问题时,吕周聚建议学生回到1940年代的语境之中,以此对照理解其与鲁迅的异同。
在讨论中,周新顺通过1990年代对国民性问题的讨论延展了对该问题的研究脉络,杨慧以幻灯片事件为线索指出彼时日本是否存在以此方式树立国民自信的记忆与氛围的问题。最后,周新顺对讲座做了简要的总结,并向吕周聚表达了诚挚的感谢。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