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深化高考改革 提升育人质量”优秀成果评选结果正式公布,高校组共评出成果奖65项,其中,一等奖21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24项。威海校区教务处王湘云教授等申报的“厚植齐鲁 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彰显特色--山东大学(威海)本科人才招生培养探索与实践”荣获一等奖。
本次招生与人才培养成果奖评选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深化人才选拔培养模式创新,探索建立彰显时代要求、富有山东特色、凸显育人实效的体制机制,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培养模式,推动招生与人才培养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提升选才育才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威海校区持续深化本科招生与人才培养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在计划编制阶段,科学拟定专业计划,充分考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投放更多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工学等学科招生计划,助力山东省产业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培养并输送内涵式、知识密集型储备人才。在教育拓展阶段,校区组建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充满活力、富有情怀的拓展队伍,实现山东省16地市全覆盖,实现重点招生省份全覆盖。公布行程,招考“面对面”;公布电话,咨询“有温度”;线上咨询,宣讲“新手段”;有问必答,全员“显真情”,力求讲好山大故事,传播威海声音。在人才培养方面,校区努力构建具有山大特色和威海亮点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近三年,停招18个本科专业,新增9个本科专业,加快专业升级改造,推动招生专业现代化。截至目前,校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22个,占学校招生专业的61.8%;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为3个,占招生专业的8%。修订培养方案,增设创新创业学分和国际学分,打造人才培养新蓝本。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校区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全面开设微专业,进一步提升专业培养与职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匹配度。“五育并举”,推动通识教育改革创新。课程建设提质增效,培育一流课程,加快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综合改革,搭建合力育人平台,夯实人才培养“新基建”。积极响应国家“四新”建设,发力新文科建设,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输送一流高校后备人才;发力新工科建设,积极探索“高精尖缺”人才培养新机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一流人才。
接下来,威海校区将以新高考改革和“四新”建设为契机,调结构,转方式,抓内涵,促升级,统筹优化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力争“交叉融合再创新”,强化专业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以一流本科教育为目标,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不断延揽优质生源,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水平,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