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出图片
校区首页 投稿系统 旧版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北京大学沙志利副研究员作“从古籍整理实践反思校勘学理论”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29日 16:05 浏览次数:

本站讯  528日晚,文化传播学院承办的“百廿山大,学术报国”迎校庆百场学术报告的第六场活动举行。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沙志利先生应邀作了题为“从古籍整理实践反思校勘学理论”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文化传播学院朱新林副教授主持,与会师生们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聆听了这场报告。

沙志利老师从个人的实践经验出发,分别从校勘工作的性质、文献层次的建立与校勘工作的范围、校勘结果的呈现这三方面进行论述,分享其在校勘工作中的思考和感悟。首先,沙志利老师提出校勘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最大可能的恢复古籍的原貌,二是尽可能的恢复著者的原意。他以倪其心、段玉裁等人的主张为例讨论了校勘工作的“原貌”问题,并进一步指出:对于大部分典籍来说,校勘工作恢复的只能是著者的原意,而不是真正实际存在过的稿本原貌,虽然二者有时是基本重合或者完全重合的。接着,他又以章太炎的《春秋左传读》为例阐明了校勘工作的性质,即校勘过程是校勘者的心理活动所主导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其次,沙志利老师又以层次复杂的书籍校勘为例,谈及校勘活动的客观性,即在校勘过程中校勘者对文献材料是有相当程度上的依附性的。他提到,校勘工作的范围是有大小之分的,文献层次和构拟原貌两个概念互相交叉,要分清源流、明晰层次划分,才能更好地进行校勘结果的定位和理解。沙志利老师还以自己参与的《论语集解》校勘为例,点明了文献层次的概念,并将校勘工作分为大校勘和小校勘。再次,在校勘结果的呈现方面,沙志利老师认为,校勘成果的输出不属于校勘工作。在对某些层次的文本原貌或著者原意进行构拟后,校勘工作已经完成了。在此基础上,沙志利老师论述了古籍整理成果可能承担的任务:忠实地反映底本原貌,忠实地展现校勘过程,便于研究者利用,满足读者所要求的阅读体验。最后,他指出,校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工作,新的资料、方法、视角,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校勘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

在沙志利老师的答疑环节中,与会的同学积极发问,提出如何实现校勘百分之百准确的问题,沙老师对此作了精辟回答。他认为,100%把握住古籍中每一句、每一词的原意是一个相对的问题,校勘本身就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且主观因素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校勘的准确度应取决于校勘者自身的认识与把握。此外,朱新林老师与沙老师就选择权威版本还是简洁版本阅读的问题作了交流,沙老师认为大多数人会选择简洁版本,因为读起来更容易,并且指出简洁版本会因为受众多,发行量大而长久流传。

朱新林老师对本次报告做了总结,感谢了沙老师以他丰富的知识为大家奉献了这样一场精彩的讲座。朱新林老师认为本次讲座的理论水平很高,尤其是沙老师所提出的文献层次理论给人以很大的启发,对于解决目前校勘学领域中的一些有关文献底本的困难颇有助益。同时,沙志利老师不忘对有志于从事古籍文献研究的同学们表示鼓励。

 

【 作者:文/郭晓雨、包娜娜、谢怡琳、李启月、吴楚妤 图/张潇艺   来自:文化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傅振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