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并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
真挚的问候、殷殷的嘱托,在校区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校区团工委书记李彤彤: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饱含对青年的深情关怀与殷切期望,这让身为共青团干部的我深受触动,也深感责任重大。总书记肯定了青年在基层志愿服务中展现出的昂扬风貌与担当精神,并期望广大青年坚定信念、厚植情怀、练就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这为我们培养学生、激励青年提供了明确方向。长期以来,校区始终将培养青年学子的志愿服务精神与吃苦耐劳品格摆在重要位置,持续向祖国西部边疆输送优秀毕业生,支持支农支教事业;坚持“实践育人”理念,积极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受教育、长才干;创新推行“五合五化”社区工作模式,鼓励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一线,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未来,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举措,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帮助青年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激发爱国报国热情;同时进一步拓展实践育人平台,引导青年踊跃投身乡村振兴、社区服务等领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服务国家发展中书写青春华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青春动能。
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山东省杰出青年胡绍明:“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认真看了习近平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不畏艰苦、扎根西部边疆、服务贫苦农村的精神值得我们广大青年深入学习,这种精神激励并鞭策着我,今后我们团队需要加倍努力,加强与新疆的合作,让小光电望远镜阵更好地服务新疆、服务国家。”
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教师杜俊举:在我家的东墙上,挂着一张82年的留影,父亲身着戎装,匍匐军姿,目视前方,身后是巍峨连绵的天山——那是父亲服役的地方。多年以后,新疆、阿图什、慕士塔格……,这些遥远又神秘的名字因“山东大学慕士塔格观测站”的建设与我有了交集。一次次跨越万里,赴新疆安装、调试设备,辛苦之余,难忘的是圣洁的雪山、清澈的湖水,苍凉又辽阔。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我也深受触动。“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是对青年的殷切嘱托,也是对我的深情勉励。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团委书记赵海慧:习近平总书记给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回信,饱含着对青年扎根基层、奉献家国的殷切期望。近年来,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始终坚持将实践育人作为重要抓手,组织学生奔赴确山等地,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支教、智慧课堂等志愿服务,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我们将以回信精神为指引,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号召更多青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理想融入教育强国的征程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山东大学第26届研支团副团长赵长啸: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青年志愿者的关切与希望。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不仅仅是国家与社会对当代青年的寄托,也是我们应该坚持的理想与信念。作为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感受颇深。“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青春无悔”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号召与希望,在这句话的激励下,无数青年投身于西部的广阔天地,在实践中挥洒青春、报效祖国,同时也锻炼自己、收获成长。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已经在新疆开展了十余年的支教活动,这不仅是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的接续努力,同时也是山东大学响应国家号召的鲜明体现。在接下来的服务期当中,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牢记山东大学“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山东大学第26届研支团河南确山队队员于梦珊: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作为山东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份子,我感到无比激动、无比振奋!目前我正在河南省确山县第七小学担任英语教学工作,每当我们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听到他们从磕磕绊绊地读单词到流利地朗读课文,我都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我为自己能够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而感到无比荣幸。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青春之力努力托举孩子们走出大山,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新疆队队员刘乔木:作为山东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新疆队成员,在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后,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总书记的嘱托让我明白,支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理想信念的坚守和家国情怀的践行。我将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用青春和汗水为孩子们点亮求知之路,让那里的孩子也能快乐成长,为民族团结和边疆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青春誓言。
2021届毕业生,现就职于西藏消防救援总队的孙晓云:“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依稀记得毕业时毅然决然选择前往西藏工作时的壮志豪情,时间带走了毕业时的青涩,却未曾带走青春自我的追逐。在西藏消防的三年里,我用脚步丈量过辖区每一寸土地,在拉萨东南面的山坡上守着满城焰火度过一个又一个跨年夜,日复一日的坚守里,曾经的理想渐渐化为如今肩上的责任。我想,我还会坚定的向前走下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的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这是心之所向,亦是对青春最好的答卷。
山东大学优秀退役士兵,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弘扬“两不怕”精神模范连的王国栋:“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阅读总书记给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令我深受鼓舞。谢依特小学志愿者用双语教学架起交流桥梁,让我明白专业能力与家国情怀结合的力量。在部队服役期间,我传承弘扬王杰精神,主动到最艰苦的战位上苦练本领,磨炼自身素质。在这里,我深刻地认识到青春不仅是绽放光彩,更是负重前行。从军队回到大学,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法学青年,我的使命不仅是学好专业知识,更应有志于将法治精神转化为服务边疆的实践动能。未来,我将以专业知识为纽带,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东大学优秀退役士兵,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某基地的邵艺:了解到谢伊特小学戍边支教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们,在边疆的艰苦环境中坚守教育初心,用知识为孩子们点亮希望之光,让我十分感动。他们的故事让我想起三年前在军队服役时,我主动请缨赴基层部队慰问演出的经历。当欢快的旋律驱散战士们的疲惫,当他们眼中闪烁起温暖的光芒,那时我就深刻体会到,青春的价值,正在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绽放光彩。未来,我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这些先进青年为榜样,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贡献力量。
银杏果实践服务团团长刘一静:作为银杏果实践服务团队长,读完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们的回信,我的内心充满感动与振奋,也不禁回想起在莱西支教的时光。我们团队也曾面临诸多挑战,但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便有了坚持的动力。我们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引入趣味课程,就像谢依特小学的志愿者们一样,在促进当地教育发展中收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为我们指引方向,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坚定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为强国建设贡献坚实力量。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康轩:作为山东大学(威海)赴内蒙古正镶白旗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的一员,认真读完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们的回信,我想起了在正镶白旗推普的时候,团队在乡村社区开展拼音课堂,帮助牧民学习电商与普通话知识,我们不断改进方式方法,坚持用心服务,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感悟到,推普不仅是语言的相通,更是心灵的相通,乡村振兴之路是56个民族携手前行之路,是中华文化根系在新时代沃土中蔓延生长的脉络。
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我们领航定向,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必将筑牢信仰之基,深植赤子情怀,淬炼过硬本领。新征程上,我们将矢志不渝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需要处绚丽绽放,以挺膺之姿为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澎湃动能。
山东大学以画疗心团队队长李欣然:读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前夕给谢依特小学西部计划志愿者回信,我深受鼓舞,也倍感使命在肩。自“以画疗心”团队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坚守“用艺术温暖心灵”的初心,走进特殊儿童群体,推动艺术陪伴与教育支持,让专业所长转化为社会温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以行动回应时代、以青春书写担当的信念。未来,我将继续以教育为桥,以公益为灯,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不断成长,在祖国的大地上描绘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精彩篇章。
山东大学十佳团支部 2022级英语(英西双语)团支部团支书汤毓:读到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西部计划志愿者回信时,我的内心澎湃不已。回信中“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寄语,正是我们团支部建设初心的生动诠释。我们聚焦乡村支教,半数成员支教足迹遍布山东临沂、甘肃庆阳等5地,累计服务超3000小时。未来,我们将深化“语言+文化”双轨支教模式,用专业所长架起更多连心桥。作为新时代的团支书,我也将继续以脚步丈量热土,以实干诠释担当,带领支部在服务基层的广阔天地中续写属于我们的青春故事。
时代的接力棒已交到当代青年手中,校区青年师生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走进西部,扎根基层,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