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出图片
校区首页 投稿系统 旧版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校友故事】以法之力托举生命之“重” 以爱之名书写山大人担当

——山东大学(威海)北京校友会公益法律服务团队侧记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1日 16:51 浏览次数:

本站讯   法律援助关乎人民群众和案件当事人的权益保障,是暖人心的民生工程。2022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出倡议,希望凝聚社会力量关怀帮助残疾人,为他们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威海校区闻讯而动,充分发挥法学院(威海)专业学科特色,积极协调在京校友筹备公益法律服务事宜。校区1997级控制科学专业王明校友、2001级法学专业杨帅校友和翟钦蕊校友、2008级法学专业孙龙龙校友牵头组织,在京从事法律工作相关的校友、校友单位律师以及在京就读研究生的校友踊跃报名,组成了山东大学(威海)北京校友会公益法律服务团队。

团队经过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来访接待室沟通,敲定公益法律服务方案后,2023年5月,山东睿扬(北京)律师事务所、北京叁依律师事务所、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等校友单位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来访接待室共同设立“中残联来访接待室残疾人法律咨询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在服务中心成立一周年之际,一起来听他们的公益法律服务助残故事。

窗口“小”服务  牵动家庭“大”梦想

2023年7月的一天,小洋洋(化名)一家将印有“公益助残 律师典范”“仗法律之剑 暖弱者之心”的两面锦旗和一封亲笔感谢信送到了校区2008级法学专业王战辉校友以及校友单位。

2020年11月,在上小学、天真烂漫的小洋洋被高压电击伤,导致双手截肢。为了让小洋洋能够过上正常生活,他的父母在某康复中心花费了近三十万元为他定制安装了假肢。然而,由于工作失误,定制的假肢与原测量的数据不一致,假肢不适配。小洋洋父母几经沟通,均未能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2023年5月,小洋洋一家找到了服务中心。接访的王战辉校友详细了解了案件事实,连夜整理了案件资料信息,隔天就向中残联来访接待室出具了详细的法律意见书,细致描述了案件事实、法律关系以及相应的意见建议。在之后的两个月,王战辉校友多次协同中残联来访接待室领导和小洋洋父母一起与康复中心进行了沟通、协调、谈判,在2023年7月,为小洋洋争取到了全额退款。

小洋洋家属向公益法律服务团队、王战辉校友及校友单位赠送锦旗

人生总是充满了未知,看不清未来时,就比别人坚持久一点。对于小洋洋而言,不幸的是在小小年纪遭遇到双手截肢的重大变故以及假肢安装波折。然而,小洋洋又是幸运的优秀的,小洋洋一直热爱游泳,从小立志做游泳运动员,在残联的关心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顺利加入了某省泳协,并在各大残疾人运动会上取得骄人成绩。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上,在开幕式“会徽”展示环节,小洋洋代表全国残友们表演了《折翼的天使梦想展翅飞翔》,自信阳光的微笑无不让现场观众为之动容。看着小洋洋一家的喜悦,王战辉校友不无感慨地说,“不管接触了多少案子,这样的时刻总会让人动容,也不管经历过多少失败,在每一个这样的时刻,也总能找到初入法学院的情怀和初心”。

用“有温度”的律条  抚慰最平凡人心

延某,是一名肢体残疾人,在某国有企业从事安全员工作,自2021年3月以来,延某开始向企业提出了补发相应工资差额的要求,未获同意。心有不甘的他之后开始了漫长的劳动仲裁以及诉讼的道路,直至2023年11月,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了延某的所有请求。2023年12月4日,2008级法学专业孙龙龙校友在来访室值班时,处理了延某的来信求助。由于漫长的诉讼道路,从来访人提供的材料上,可以感受到他在长达近3年的诉讼过程中所经历的不解、无奈和挣扎。在拿到案件材料之后的当周,孙龙龙校友向中残联来访接待室出具了长达13页的专业法律意见书,详细列明了案件主体、案件事实、法律依据,并针对来访人的诉求,详细分析了法律意见。中残联来访接待室领导依照法律意见,给延某做了详细认真的解释工作。最终,延某也理解了法律的规定,息诉罢访。

孙龙龙校友接待来访

在孙龙龙校友看来,这个案件并不特殊,也并不复杂,但是它重点在于来访人在穷尽了司法救助之后,带着一丝不甘心找到了中残联来访接待室。遇到困难的残疾人们对于残联组织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和信任感,对于第三方独立的律师也有着较强的认可度。在这个来访中,通过律师对事实的分析和对法律的阐明,让一颗满腹委屈的心灵重新平静。正如伟大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所说:“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作为法律从业者,也能深深感受到这句话的分量,法治之光不仅是治愈和帮助的时刻,更多时候是安慰,是释然,是重燃希望。

法治之光  点亮前行希望

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除了日常解答群众的来信来访,参与具体的案件,服务中心还为残疾人权益的司法保护提供了智库支持。2024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工作座谈会召开,中残联维权部相关领导应邀参加,针对人民调解工作,服务中心志愿者代表、2007级法学专业刘丽校友等就残疾人工作在政策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与此同时,服务中心还积极组织高校科研力量参与残疾人权益保护的课题研究工作。其中,2001级法学专业校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帅正在开展《残疾人权益的司法保护:问题、建议与进路选择》的课题研究。杨帅校友谈到:“我们希望高擎法治的炬火,运用好我们的专业知识,为广大的残障群体带去支持和关怀,引领残疾人自强不息、拼搏奋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共享者。”

服务中心的公益法律服务工作多次受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来访接待室、维权部领导的表扬。2024年1月,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公益助残法律服务座谈会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程凯向山东大学(威海)、牵头律所和全体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充分肯定了残疾人法律咨询服务中心成员在2023年度残疾人有关工作上发挥的作用,指出一年多来,中心成员准确掌握残疾人事业定位,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残疾人有关诉求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受到帮扶残疾人的交口称赞,充分彰显了残疾人法律咨询服务中心关心关爱残疾人的人道情怀、服务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全面精湛的职业素养,必将示范带动更多法律工作者进一步关心、支持残疾人权益维护,积极参与公益助残法律服务。

接待来电、来访、来信,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就个案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化解纠纷是服务中心的工作日常。中心里的律师校友们面对咨询来访的残疾人,总是满满的热情和耐心的解答,接待当事人中午不能按时吃饭、晚上熬夜加班的情况非常普遍。

中心前后吸引了64名校友加入,其中执业律师33名、律师助理1名,在京硕士研究生5名、本科生25名。执业律师分别来自13家律师事务所,其中2人为律所主任,4人为律所高级合伙人。中心自组建以来,律师校友们每周固定时间在来访接待室线下值班,参与接待残疾群众现场来访,投入信访积案、重复信访事项的化解,以及节假日等重大敏感时间的信访事项处理,同时还为残疾人维权热线和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来电反应的涉法涉诉事项,进行法律分析并提供咨询意见,以及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提供学术智库支持。实力雄厚的律师团队,专业的业务素养,为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贡献了山大力量。

自筹备以来,截至2024年4月末,服务中心综合公益服务时长近3000个小时,接访群众144人,分析案件154件,涉及工伤、医疗器械、行政赔偿、残疾人创业、房屋拆迁、合同纠纷、婚姻家庭等相关法律问题。除了日常解答来访人的问题,律师校友们出具书面法律意见书和持续跟进并推动解决的案件有10余起,参与整理分析信访案件百余起。不到一年的时间,处理了不少典型案例,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让服务中心在残疾人群体里也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

山东大学(威海)北京校友会会长张旭光说:“北京校友会将继续发扬山大精神和传统,牢记创会之初所秉持的家国情怀,充分发挥校友会的桥梁作用,汇聚不同行业的校友,以更务实的举措、更有力的行动,为校友服务,为母校争光,为社会做贡献。”

【 作者:宣文   来自:党工委宣传统战部、校地合作与校友工作办公室     责任编辑:傅振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