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出图片
校区首页 投稿系统 旧版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专访】爱的三角支教团:循光漫踏彩云路,八载撷华又高歌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8日 08:39 浏览次数:

本站讯  “爱的三角”支教团,系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公益支教团队。八年来,团队坚持“一团三地”支教模式,足迹遍布甘肃、山东、山西、陕西、安徽、云南六省,先后在二十余所学校、十余个社区开展十余次大型线下支教活动、约三十余次日常答疑及志愿帮扶活动,支教总时长近两千小时,服务学生近千人,获六项国家级荣誉、若干项省市校级荣誉。从黄河到汉江,从东岳到太行,从渤海湾到横断山,从孔孟故里到彩云之南,爱的三角,行而不辍,砥砺躬行,履践致远。

回望过去八年的征途,“爱的三角”支教团扎根广袤土地,在山山水水间讲述着相见、相识、相伴的故事。八载光阴弹指过,那份对支教事业的热爱,召唤着一个个纯粹而坚定的身影,见证着一个个灿若春光的笑颜......

八载春秋回望,今又步履铿锵

镌刻八年时光,“三角”今又启航。在“爱的三角”支教团暑期社会实践中,文化传播学院2021级新闻学专业本科生陈芷彤担任团队队长。谈及接手团队时的初心,陈芷彤说:“一方面想见一见另一方土地上的孩子,一方面想尝试着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挑战一下没有涉足过的领域。”初遇“爱的三角”,陈芷彤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也期待能够接好接力棒,带领团队取得新突破。

支教的过程,是孩子们和支教老师“双向奔赴”的过程,他们是彼此夏天里的主角。团队的支教地点在陕西安康、山东日照、安徽滁州三地的小镇,群山环绕之中蕴含着无尽的梦想与渴望。作为与当地孩子有着不同思维认知的“哥哥姐姐”们,支教团成员不仅教授孩子们课业知识,更希望能够成为他们看世界的窗口,鼓励他们不断拓宽边界,看到更远、更绮丽的风景。“我们的落脚点是‘素质教育再探索’,”陕西分队队长陈思樱说,“短期支教可以看作是与学校教学体系相补充的教学模式。”由此,诗歌创作、皮影体验、韵律舞蹈等特色课程纷纷亮相——孩子们在课堂上展示稚嫩笔触写下的诗歌;在皮影的光影轮转中窥得传统文化一隅;在悠扬的节拍中领悟生命张力。点点滴滴,汇聚成盛夏的记忆,“爱的三角”支教团因爱而聚,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留下一个清晰的记忆点;孩子们的真诚与成长、爱与牵挂,也让他们的奔走意义非凡。爱在三地,传递、闭环,又入循环。

作为一支传承性队伍,“爱的三角”支教团在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角帮扶机制”,做“家、校、社”三方教育主体间的桥梁,促进教育合力形成;探索“OMO”教育模式的实际运行,线上线下教学相辅相成,各支教地间资源互通共享,为孩子们提供更为宽广的视野。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这个盛满爱与希望的团队常新、常成。

“真诚”与“团结”是陈芷彤对团队成员的评价。三十个因共同热爱而相聚于此的人,走入乡村、走上讲台,走向社会之深处、走进孩子们的心中,循着前者的脚印孜孜前行,将赤诚与热爱书写在广袤大地。

洞察数字鸿沟,激荡人文情怀  

作为一支实践服务与社会调研并举的团队,“爱的三角”支教团聚焦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数字教育痛点,尝试用爱和温暖填补这道横亘在前的数字鸿沟。

在支教中,团队成员切实观察到当地孩子无法充分、正确地利用数字资源,他们或与数字信息绝缘,不了解小小村镇以外的世界;或沉溺于娱乐化的数字表象,在无节制的“刷视频”中填补空闲时间。团队成员通过对谈社区工作人员、家访孩子的家长,得以深入这一问题的核心处——支教地多为留守儿童,父母离异或长期在外务工,他们的生活起居由祖辈照料。父母陪伴的缺位导致他们的成长过程缺乏正确引导,而祖辈的“溺爱式”教养又难以让孩子们正视自己的问题。

“我们的思路是为每一个孩子建立成长档案,”陈芷彤说,“在家访中向孩子和家长交谈了如何正确使用数字资源。”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数字弱势”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现象。“爱的三角”支教团成员是这一社会现象的“洞察者”,他们希望通过“三角帮扶机制”,为家、校、社三方提供调研成果,尽己所能为乡村孩子们打开明窗、为他们提供徜徉于数字世界的平等机会。同时,团队成员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到“数字弱势”群体所面临的脱轨时代的问题,“数字弱势的群体有很多。老年人融入互联网时代这个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社会对这些儿童正在面临的‘数字鸿沟’缺少一些关注。”陈芷彤说。

六十多份成长档案中,承载的是“爱的三角”支教团成员作为“老师”的责任感,是对孩子们成长发展的热切期盼,是唤起社会回响的持续探索。

相隔山海遥望,方知此情可忆

凛冬之中再回望,那段洋溢着盛夏气息的记忆在心底泛起涟漪。

支教是一段频频回看,亦觉不虚此行的旅程——在支教团成员心中,这段日子有意义、有回响、有感动、永不忘。陈思樱介绍到,陕西队的支教地点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是“爱的三角”支教团多年实践地,一届又一届的团队成员曾在这里书写着爱的诗篇,与当地孩子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到达支教地之初,当地书记讲述着“爱的三角”支教团往届成员在这里的支教故事,孩子们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一个个“陌生却熟悉”的面孔,这是陈思樱支教之旅的“第一次感动”。在这一刻,“爱的三角”不仅是一个名称,更是赓续的薪火、是永不泯灭的光芒。

在相处的过程中,团队成员时不时被孩子们的真诚打动——他们从羞涩内敛到开朗幽默,从一次次分享零食到一个个温暖的拥抱,支教老师成为了他们最信任的人。许多孩子尚未见过大海,对这片蔚蓝色有着不可名状的向往,他们听支教老师描述海上日落的景况,也能在心中构筑起一片汪洋......支教便是如此,一批人影响、改变另一批人,双向的陪伴与信任在彼此心中留下美好的记忆。

短期支教的问题主要凸显在孩子们的分离焦虑无处安放,他们或许难以面对陪伴过后的道别。“这是大学生支教必然会面对的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建立一种长效合作机制,来尽可能地减少孩子们的分离焦虑。”陈芷彤说。今年暑假,“爱的三角”支教团提出了在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西苑社区建立校级实践基地的构想,并同社区、学校积极对接筹备。如此一来,每年假期都会有团队成员奔赴陕南支教,再续“爱的三角”与孩子们的故事。“我们每位支教老师都给孩子们留了联系方式,在他们需要倾诉的时候,我们一直都在。”陈思樱说。离别之后,孩子们还是会以电话、QQ聊天等形式向支教老师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距离并未阻隔爱,反而让这份情谊历久弥坚。

正如结课汇演时的一句主持词:“孩子们,大步向前走,灿烂的未来在向你们招手;孩子们,回头挥挥手,我们永远站在你的身后,”临别的拥抱与泪水都在昭示着这一程的珍贵。   面对孩子们“老师,你们什么时候再回来?”的期盼,“爱的三角”给出的答案是——我们从未离开,我们一直都在。

叩问己之初心,看到小镇子里蕴藏着的那份细腻、纯粹,铭记热泪盈眶的瞬间,“爱的三角”支教团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八年,步步铿锵。

唯有深入感悟,方解其中滋味。“爱的三角”支教团洞察社会现象,扎根方圆小镇,倾注盛夏时光。来自齐鲁大地的牵挂,将长久萦绕在孩子们身旁,鼓励他们自信而坦荡地奔赴人生的一程又一程;而孩子们给予的温暖也将镌刻在每一位成员心底,成为团队耕耘不辍的动力之源。在未来的日子里,愿“爱的三角”支教团不忘来时初心,将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书写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未来征途行稳致远。                                  

【 作者:文/赵雯祺、吴欣怡、文梓婧 图/“爱的三角”支教团   来自:宣传统战部     责任编辑:傅振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