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海洋学院《“壳笼万污”—— 环保可再生贝壳吸附剂开拓者》项目团队斩获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金奖。其中,负责人闫匡奇为2019级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生,团队主要成员包括2020级会计学(国际实验班)专业周佳怡、2019级会计学专业朱梓漫、2019级环境设计专业邓震宇及202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郭思涵。
利剑千锤成器,精铁百炼成钢。两年时间内,这支优秀的团队以无畏艰辛的拼劲和百折不挠的韧劲,在成员的协作与师长的指导下,从校赛一路披荆斩棘,最终站上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的奖台。耀眼的成绩背后,是整个团队的坚守与付出。他们怀揣理想,不断拼搏,在波涛汹涌的海上扬起希望之帆,驶向光芒灿烂的彼岸。
信念如磐树风帆,齐心砥砺勇前行
“壳笼万污”项目的灵感来源于陈景帝教授一堂关于核污水治理的讲解课。在2020年日本核泄漏后,基于海洋资源高值化利用的相应科研成果,陈教授提出了是否可以将贝壳应用于核污水治理这一问题供学生们思考。闫匡奇听后对污水治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贝壳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它本身也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应当可以应用于污水治理。由此,通过贝壳治理核污水的想法便在他脑中扎根发芽。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闫匡奇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得知大家都对贝壳应用于核污水治理这一主题很感兴趣,于是便组成团队,一同前行,为研发合适的产品而努力。
“壳笼万污”团队最初由2018级本科生王波带领,他为团队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浓厚的兴趣与必出成果的决心擦出火花,2020年闫匡奇正式接手团队,担任团队队长,成为环保可再生贝壳吸附剂项目的负责人。经过数月如一日的付出与前行,如今,“壳笼万污”团队已构建起由2018级、2019级、2021级三级构成的本科生梯队。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治理核污水的目标过于宏大,团队没有好高骛远,而是落脚在一些身边比较容易处理的污染上,一步步向着最终目标靠近。通过不断的产品研发、企业调研、社会实践,“壳笼万污”环保可再生污水吸附剂开拓者团队一路探索、一路前行。团队成员泡在图书馆,待在实验室,整合资料,潜心钻研。渐渐地,他们钻研出了相对成熟的实验配方,摸索探究灵活的商业形式以实现技术产品的包装、推广,最终鼓起勇气将心血凝练成体系完备的计划书,开始向各类大赛发起挑战。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船重千钧,掌舵一人。项目之所以能走到今日,队长闫匡奇功不可没。“在备赛过程中,特别是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时候,作为一支年轻的团队,大家其实还是有些迷茫和焦虑的,‘我们真的可以冲出校赛吗?’的疑问曾经无数次地在脑子盘旋。”闫匡奇微笑着回忆道,“但我觉得比赛更重要的是享受追逐梦想的过程,况且我们的团队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即使比赛结果不好,也没什么遗憾的。”闫匡奇一边在不断地鼓励团队成员,让大家鼓起参赛的勇气与信心;而在另一边,他主动担起了搭建整个项目架构的重任,不断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产品未来的推广方向确定、落地项目的部分对接皆由他完成。在面对采访时,他侃侃而谈,能准确地说出项目的每一处细节。终于,经过一次次悉心的材料准备,通过一轮又一轮的现场答辩,在一场又一场的比赛历练中,这支一开始并不是很成熟的队伍,得到了不断完善与提升,最终一举斩获国赛金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信念如磐,齐心共行。“我感觉好的团队氛围真的非常重要。在我们团队,谁比较忙没有办法及时完成某些任务,相对不忙的成员就会主动去承担。”团队成员周佳怡说,“大家都没有带着功利性去看待这些事,就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我们都有一股向上的劲儿,谁都没有在哪个环节掉链子。”团队依据需要设置了技术组、商业组与宣传组。成员们专业多样、分工明确,相互之间联系紧密,氛围轻松愉快。靠着拧成一股绳的信念,“壳笼万污”团队在团结互助中一路高歌,披荆斩棘。两年间,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完成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荣获3次校级科研立项一等奖,发表4篇SCI论文,相关成果申请6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已获两项授权。
激流勇进竞千帆,奋楫争先立潮头
这样一支优秀团队的背后,是团队激流勇进、迎难而上的心态与脚踏实地、孜孜不倦的努力。2021年,团队第一次正式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止步于校赛第七。冲击省赛时,团队材料经历了上百次的反复修改。学校安排的省赛辅导老师曾毫不避讳地表示,相比于那些做科技电子产品的项目,他们的项目技术并不突出,不占优势。
“当时我们确实有点没信心了。”周佳怡苦笑着说,“被否定后,还要再面对各种的修改。”老师的不看好、修改任务的繁重,无疑给团队笼上了乌云。然而,队长闫匡奇及时地调整了心态,带动团队重振旗鼓。“我觉得我们队长真的很厉害,不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话而气馁,而是选择砥砺前行,带领我们不断完善项目。”周佳怡说。从首次参加校赛时磕磕绊绊的青涩到省赛时站在台上侃侃而谈的自信,团队共同度过了无数个不眠却充实的日夜,在不断完善中实现新突破。到参加省赛时,团队精彩的表现得到老师的一致夸奖,“比以前有很大进步,已经可以算是一个成熟的项目了,可以看出这段时间你们真的付出了很多。”过尽千山后回望,那些迷茫中的日子已经不再是雾蒙蒙的,而是闪耀着苦尽甘来的光辉。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期间,技术组同学在对现有技术进行迭代升级的过程中经历了配方两次以上的失败,面临着产率低、产品效果不好等种种难题。然而,他们没有因此止步。经过校赛到省赛的沉淀,团队成员已经拥有直面压力的勇气与毅力。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再站起来。再度走进实验室,穿上白大褂,将样品放入精密仪器中,队员们一边紧盯着电脑出现的图像曲线变化,一边在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分析……就这样,一个多月吃住在实验室,经过不停地反复实验摸索,团队最终确定了一个令人满意的新配方和合成比例,大大提升了产率与产品效能。提及那段攻坚克难的经历,队长闫匡奇感慨道:“有时一份付出未必就能得到一份回报,但是只要一直坚持下去,某天一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除了团队自身的努力,在科创过程中老师、学校也给予他们许多帮助。在整个项目的推进中,陈景帝教授、陈丽老师、潘盼盼老师、张文学老师用心良苦,不论是在省赛还是国赛期间,都全程陪同辅导,为团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以及真诚建议。回忆往事,团队成员充满感激:“从校赛,到省初赛复赛,包括国赛初赛,学校给我们安排了四五十场专家辅导,老师们全程陪同,时间跨度接近一年。”此外,老师们还关心团队成员日常生活,事无巨细地为团队保驾护航。一路同行,张文学老师感慨万分:“他们真的付出了许多才有今天的收获,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乘风而上启新程,破浪千重再出发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周边贝壳资源利用状况,团队利用暑假开展了两次分别为期4天与13天的实地调研,调查污水处理厂的排污情况等。“我们对不少厂家进行了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贝壳资源浪费现象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队长闫匡奇说。团队成员在调研污水厂过程中感受到,很多厂商在排放污水时,污水净化的意识不够到位,往往只要能达到国家标准就排放了。对于相关社会痛点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使得团队对于产品后续研发和推广的方向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项目未来要到何处去?队长闫匡奇表示,学生团队项目目前只是拥有可以产业化的研究成果,但距离真正实现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仍然需要社会投资融资、学校支持、学生团队在相关方向更多的努力和技术成果更多的更新转化。所以,他们也会不断创新产品,争取走得更远。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对碳排放的限制也愈加严格。未来碳的加税、各地限量排碳等情况,使得生产工艺各步骤必须按照国家要求进行碳排放,并在此基础上将整体碳排放降低。因此,把整体的工艺成本降下来,是未来企业包括环境企业的一个主流竞争方向。着眼于这个新方向,团队将持续发力。
对于科研新手,周佳怡认为选择方向很重要,希望学弟学妹们要有对科研的兴趣和激情,放下功利心,选择感兴趣的方向,然后不断钻研。闫匡奇则建议新生敢于表现自己,敢于将个人特质展现给团队。“因为大多团队都要从上到下构建一个学科、年龄相对交叉的集体,所以不要畏惧于自己经验尚缺,而要主动向学校、向老师展示自我,加入团队。在进行项目的过程中,你的独特天赋就会显现。”他微笑着鼓励道。
“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海风依旧喧嚣,但他们的凌云壮志不会被吹散。贝壳散落在海滩,旁边是一串串脚印,这是一群热爱科研、志存高远的年轻人脚踏实地的见证。这群团结友爱、执着探索、不懈奋斗的青年学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华章。他们或踱步思考,或大步奔跑,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他们怀揣远大理想,他们追梦驰而不息。峥嵘往昔已经榜上有名,璀璨当下仍需不断前行。云程发轫浩然气,再闯关山千万重,祝愿他们始终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畏困难,砥砺前行;扬起希望之帆,抵达理想之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