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出图片
校区首页 投稿系统 旧版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专访】袁林:我们奋力向前,逆水行舟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14日 20:42 浏览次数:

 

袁林,翻译学院2017级英语(英西双语)专业学生,保送至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法律(非法学)专业。前三学年学分绩点位居专业第一,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担任班级团支书、曾任学生传媒中心编辑部部长、中青网校园通讯社站长。曾获得2019年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社会实践省级优秀服务队以及40余项校级、院级奖项。

第一次见到袁林,是她轻轻推门进来的那一刻,目光从容而坚定,周身散发着温暖和正能量,一如她的故事和她耀眼的履历。诚如雪莱所言,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丰厚的学识和阅历造就了袁林的沉稳踏实,大学三年的时光正是她不断积累,沉淀自我的一个过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三年一瞬,每一个时刻都缺一不可地打磨出了她亮眼的成绩。

人生如山,不喜平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用罗伯特·弗罗斯特这句诗来形容袁林的经历再适合不过了。在人生的每一个分叉路口,她总是会选择更具挑战性的那一条路。

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她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双语方向,“我想学一些新的东西,也想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学到更多的东西”。双语之路或许有些荒草萋萋,或许分外幽寂,或许人迹罕至,可她在这条路上未曾后悔。双语学习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一方面有双倍的课程量、沉重的作业负担,还有背不完的单词、学不完的语法和记不完的变位,有时还要提防说英语时不小心蹦出来的西语单词,但是另一方面,对她而言学习一门语言就像是与一个世界对话,最大的收获不是语言学习本身,而是从中感受到的文化差异和个人视野的提升,以及更加开放、积极、包容性格的养成。在这个过程中,或讶异于不同文化的差异,或欣喜于文明间的共性,“只有深切感受到文明的复杂性,才能真正体会高中政治课本上‘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内涵。”她记得有一次读到一篇西语诗歌时,她误以为是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一诗句的翻译,后来听老师讲解才知道这并非翻译,而是一位当代西班牙诗人的作品。这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突然发现原来全人类的情感和表达方式是有相通之处的。”

面临保研的时候也是如此,她很早就给自己定下了跨专业保研的计划,“我一直将成为多语种复合型人才作为我的目标”。但是跨保并非易事,尤其今年受疫情影响,保研形势格外严峻,竞争异常激烈,保研流程较往年也出现了许多变数。申请夏令营的时候又恰逢考试月,她需要一边复习英语和西语的课程、一边自学其他专业的课程。而且在申请阶段,准备个人陈述、填写申请表、签字盖章、打印邮寄都耗费了她许多精力,有些申请投出去没有通过初审,会让她很有挫败感。对她而言,那是一段既焦虑又灰暗的日子,像是乌云低悬,压抑又暝寂。但袁林还是凭着一腔孤勇坚持了下来,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在确定跨保方向时,除了法律(非法学)她还考虑了国际新闻专业,并且获得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拟录取资格。但在考虑到个人兴趣之后,她最终选择了去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攻读J.D.J.M双学位

年轻不怕失败,尝试就是一种胜利,袁林始终有勇气选择一条或许荆棘丛生的路,始终有勇气做更多的尝试。

却顾来径,多峥嵘

前三年学分绩点位居专业第一,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并且获得40余项荣誉和奖励,这令人羡慕的成绩背后是一次次的自我突破和不断的努力。

从学业成绩保研无望到专业第一,从社会实践小白到省优团队队长、社会实践省级优秀学生,从学生会面试轮番被拒到留任部长、担任班委……“我大学期间所有的经历大多开篇并不美好,中间亦很艰难,但幸运的是我一直在坚持,并且最终有所收获。”这是袁林对自己大学三年的一个总结。

袁林大一第一学期的成绩并不突出,可以说完全在保研范围之外,但是她没有自我放逐,反而逆流而上,愈加努力。从大一下学期起,两年多来,她一直坚持每天六点前起床,最早一个到教室学习直到八点钟开始第一大节课,即使有时候为准备答辩、撰写报告或者修改稿件会熬夜到凌晨两三点,但无论多晚她都会按时起床。虽然学生工作占用了她许多时间,但是一有空闲她就会背上书包去自习,一日日地坚持练习最基本的听、说、读、写,“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最终实现了学业上的突破。

大一刚步入校园时,袁林性格内向温吞,又有些沉默寡言,参加学生组织面试、做社会实践甚至课堂上一个简短的英文发言都会让她感到局促和紧张。由于性格原因再加上没有经验,袁林参加学生会的面试轮番被拒。但是她没有气馁,反而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且为笔试和面试做更多的准备,最终顺利进入了校学生传媒中心,并且一直留任至部长。

勇往直前,力求突破。大二时,袁林开始担任班级团支书并兼任心理委员。当写稿审稿、举办主题团日、教育立项、心理班会还有各种琐碎的事务潮涌而来的时候,她也会觉得焦头烂额、不知所措,但袁林很少想过放弃,因为她相信所有的努力不会白费。三年来,她多次为迎新晚会、五四晚会等活动撰写主持词,在校区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稿件近20篇,共获得25000余次阅读量,并有一篇发表于国家级媒体平台。作为班委,她也收获了同学们的信任和认可。一路来袁林不断走出舒适区,逐渐养成了自信、从容的性格。

在最初接触社会实践时,对于不善交际并且没有经验的她来说,“社会实践神乎其神般的存在,是我可望不可即的禁地。”但是袁林又不甘如此,偏偏想用不擅长的事情来证明自己,而且也不希望给大学生活留下遗憾。在大二暑假时她组建团队,前往青岛进行“15分钟医疗圈”便民医疗服务模式的探究。但这次经历进行得并不顺利,袁林团队花费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确定最后的研究课题。在调研阶段,团队走访了青岛市的卫生健康局和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并进行了大量的线上调研。报告和答辩的PPT团队也是反反复复修改了六七遍,最终获评省级优秀团队。一路走来,“我所获得的超过了我所期待的”。

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向后回望,三年的时光她还历历在目,“过去的经历,无论成功或失败,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因为我知道我在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这正如毛姆所言我们终究会成为我们正在成为的人。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结尾处写到:“我们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这曾给袁林莫大的鼓舞,她也将继续怀揣着一份孤勇,满腔热血,凡心所向,逆流而上。

在大学三年的本科学习中,袁林驾驶着自己的小舟,无畏风雨、勇敢航行在汹涌的大海上。舟后是曾经的磨难与疲惫、是滴水石穿的坚韧,舟前是更加广阔的美好未来。

 

【 作者:李丹蕾、薛炣凡、刘一衡   来自:宣传部     责任编辑:周欢、傅振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