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出图片
校区首页 投稿系统 旧版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彰新兴青年之志,显科研学者之慨

【专访】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获得者张凯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05日 09:21 浏览次数:

 

(照片由张凯本人提供)

张凯,中共党员,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获得者,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2015级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现已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录取并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三次,山东大学(威海)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3次,校级优秀团员2次,校三好学生3次,发表SCI论文3篇,获2017年度省优秀学生、校十佳大学生、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竞赛二等奖等奖项。

初见张凯,正是日落之时,金黄的日光下,站着一个干净又有些腼腆的大男孩。得体又不招摇的穿着,谦和而又坚定的言语,他可能不是人群中最亮眼的那个,却一定是最无法忽视的那个。

春风十里学术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物理一学,之于张凯来说,如同春风十里,拂面皆是暖意。2015年9月,他以高出提档线0.003分的成绩进入山东大学(威海)应用物理学专业就读。这并非他的第一志愿,在采访中,张凯坦言:“我是想大二转专业,所以才去好好学物理的。”物理出乎意料地进入了他的生命,却情理之中地成为了可能会贯穿他余生的“热爱”。

“既来之则安之。”即便不是第一志愿专业,但光阴可贵、年华易逝,仍不能随意浪费。张凯表示,即便是被调剂了,也应该先好好学习。他将高中良好的学习习惯继续贯彻在大学的专业学习中:上课永远保持认真听讲,无法全部接受理解的地方,要在课后时分努力钻研,积极寻求老师的帮助,直到把问题全弄明白,直到把“一本书由厚读薄”。“今日事今日毕,绝不拖延”是张凯的另一个信条,绝不拖延,不给意外任何发生的机会。认真的学习态度加上合适的学习方法,张凯的努力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连续三年专业第一。

“当你真正去接触它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其实挺有意思的,兴趣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张凯对物理的态度正如他所言,越深入越热爱。有所尝试,就有所收获,张凯给了自己一个机会,也给了热爱一个机会。有些偶然或许是注定,有些意外或许就是生命的惊喜。

“成绩是很表面上的东西”,在他眼里,成绩并不是用来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准则,学习知识是一个永不停歇的追逐过程。在张凯眼里,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牢固。“我大学最大的缺憾,应该就是现在所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还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水平”。在为自己的毕业设计做准备的同时,张凯也在查缺补漏,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知识巩固上。他相信,只有基础足够牢固,才能够在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攻取科研五十州?

成功从来都是来自不易,大一时期的张凯没有选择迷茫与放纵,而是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圈,主动去联系导师,迎接科研挑战。进入学院火星探测课题组后,他负责实验检验“火星表面静电放电产生高氯酸盐”理论的正确性。这次科研活动的成功进行打开了张凯在科研道路上的第一道大门。大三时期他又致力于“冰相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研究,并在科研导师张鹏的指导下发表3篇SCI论文(1篇自作,2篇合作)。随后又取得了世界四大散裂中子源之一的日本J-PARC全奖访学的资格。

“最主要的是要主动和导师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始终有限,和他人的交流才能更好扩展视野,活跃思维。”当谈起科研经验时,张凯这样说道。“其次,要有自己的判断。”在采访过程中他反复强调,要坚持自己,不论是在哪个方面,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要有自己的衡量和判断。或许在科研中,只有始终不迷失自我,带有批判性的学习和继承,才能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

“做研究的人要乐观。”在探索未知的路上,注定有意外和错误。寻找一个数据也许需要春秋的一场轮回,检验一个理论也许要耗费数百个日夜不继的坚守。“乐观”是这条路上必不可少的保护铠甲。科研如同人生一般,不会一帆风顺,当以强大的内心和始终乐观的态度去迎接此间的重重困难。

谈及科研路上的阻碍与煎熬时,张凯只是淡淡一句:“总的来说,还是挺顺利的,觉得自己挺幸运的”。把无数次挫折铸就的成功,称之为“幸运”;在艰难攀登上的高峰上,不言悲苦,只笑谈人生,张凯当是拥有杨绛先生所说的那种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可能别人会觉得取得的这些成绩是成绩,但是我觉得是因为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去试错,找到正确的路。”在科研的道路上,辛苦浇灌出的是成绩,错误累积来的是经验。“试错”才能“辨正”,对于自己的科研成绩,只有张凯才知道这背后的煎熬、曲折与困难。不为一时的成绩而浮躁,不为一时的困苦而焦虑,他始终耐心对待科研,始终理性对待生活。

从容游于山河间,家国天下心中藏

作为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张凯同样具有人文情怀。“大一我曾参加过学校“四进四信”微博辩论赛,辩题是‘短期支教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当时觉得这个论题还是挺有意思的,给我的印象也很深。” 对支教问题的深入思考在张凯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爱的种子。此后三年内,他曾前往微山湖墓前小学进行了短期支教并利用寒暑假假期,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参加了团省委发起的“三下乡·千村行动”。张凯对于支教,就仿若朝圣者般拥有一颗虔诚的心。

“我以前是一个很闷的人,不爱交流,也从不会主动回答问题什么的,但是支教活动让我更开朗了,也更敢于表现自己了”。进行支教活动在帮助偏远地区儿童的同时,也塑造了张凯自己。三尺讲台之上,是一颗热血澎湃的赤子之心;三尺讲台之下,是一片愈加闪亮的明日之星。

校外,他是孩子们的张老师;校内,他是学弟学妹们的张学长。作为科研班主任,他给学弟学妹答疑解惑,带去经验和方法;作为新生导助,他为学弟学妹排难解忧,带去关怀与引导。张凯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学弟学妹们,收获的是他们在一起互动交流带来的愉悦,是学弟学妹们发自内心的尊崇和喜爱。

在他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中,充满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纯纯真心。“见过很多优秀出色的同学,能力突出,却偏偏在成绩上不甚理想因而错失很多机会,让人可惜。”“要好好学习,不要因为成绩不够优秀而错失机会。“在学习之余,可以参加学生社团活动,提高自身能力。”“每做一个决定,一定要充分调研,让‘试错’更有价值。”愿后来者皆能有所征途,种就一片花海,自有清风袭来。

志强高远攀巅峰,好风借力送青云

张凯作为本年度校长奖学金的获得者,其在本科期间的表现与能力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就像是对自己过去四年的一种认可,看到它的时候,会想起过去大学的种种,觉得很有意义”。在获悉自己为校长奖学金获得者的消息时,张凯心中免不了雀跃欣喜却最终还是归于平淡。未来的路还很长,奖杯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期望与鼓舞。

“物理学就像一座正在建设的金字塔,我们就是在不停地往上添加新的东西,我也希望自己能做出一些新的东西”。张凯对于自己未来在科研领域的成果期望是“有所突破”,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看到新的风景。现在的他也找到了自己接下来的方向:前往北京大学,追寻自己喜欢的专业——凝聚态物理。

“他对于物理学这个领域是多方面的了解,他不是只钻研一个方向,是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发展,这很难,这个时代也很少有这样的人。”张凯这样评价他的偶像“朗道”。谈及未来,张凯满怀期待,他希望自己将来也能不局限在一个领域,渴望能够探索更多、了解更多。而这样的张凯必然有愈加灿烂的未来,必将为我国的物理研究做出更多的贡献。

愿好风凭借力,送他青云一场。

 

【 作者:辛雨 宋瑞 廖颖颖   来自:宣传部     责任编辑:傅振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