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出图片
校区首页 投稿系统 旧版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以爱育人,静待花开

王鹏飞:2019年度“山东大学(威海)先进教育工作者”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27日 17:07 浏览次数:

编者按 王鹏飞,女,中共党员,现任山东大学(威海)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在学生工作一线工作17年,坚持“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成长需求,创新工作思路,引领学生全面发展。曾获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创青春·海尔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调研山东”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者、校优秀辅导员、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秋分的这一天微冷,阳光透过枝丫,林影斑驳。刚刚到达工作岗位的王鹏飞,还未坐下,就已经拿起办公电话,安排上午的工作,语速很快,语气干练而不拖沓。作为教育工作者,她用爱育人、辛勤付出;作为实践指导老师,她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筑梦青春;作为创新创业导师,她耐心引领,化作学生成长路上的启路明灯。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既选择,则爱之。”亲切的王鹏飞微微一笑,不假思索地说出自己对于工作的看法。“当初选择辅导员这个职业的理由是喜欢,因为喜欢所以才会投入。”毕业择业时有很多选择,王鹏飞最终选择了辅导员这个职业。她经常提醒自己勿忘初心,要全心投入自己喜爱的职业中。“与年轻人交流,保持阳光的心态,这么多年我一直非常享受。因为一直喜欢,所以也一直在坚持。”

在校区工作的十几年来,王鹏飞一直以积极探索的心态不断向前。面对不同的工作情况和工作问题,她总能以灵活的方式去应对。她自己经常说“别无选择时就迎难而上。”从艺术学院到数学院工作单位的转变,于王鹏飞来说是独特的体验。这样的转变是感性与理性的碰撞, 是情感交心与道理育人的协调性考验。从对一件事情的反复叮嘱变为有针对性的指导,王鹏飞找到了合理的应变方法。承担着繁杂的工作,王鹏飞有时也会感到烦躁。“辅导员工作很多时,中午不回家,晚上加班到很晚是一种常态,经常是忙到喘不过气来。”面对着巨大的工作量,王鹏飞认为抱怨解决不了问题,需要在忙碌中迅速做出计划,分清缓急,慢慢攻克每一个问题。

作为一名关心着学生未来的老师,王鹏飞不满足于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任务。王鹏飞每年都会给学生开一门《职业生涯规划》课,她认为,学生及早了解自己,确定目标,学会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对于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其意义不仅在于助力学生未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更在于帮助他们准确认知,克服障碍,实现充实的自我。王鹏飞不断以积极的价值观和科学的引导法引领学生,督促他们找到行进的方向。

“每一年都有每一年不同的感受”,学生们对王鹏飞的称呼从“王姐姐”、“小王老师”逐渐转变为“王老师”、“王妈”。而尽管王鹏飞的角色称谓在变化,她的初衷始终不改。中午加班时学生悄悄送来午饭、半夜工作时学生的陪伴、毕业典礼时学生的一个拥抱、活动结束时学生的一句称赞,都能够使她幸福感动。“我的幸福来自于学生的成长与肯定,当看到‘王老师特别好’之类的留言时,我觉得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了,我很幸福。我带的最后两级学生连续两年分别被评为省级优秀班集体,是对自己的鼓舞,更是对孩子们的肯定。看到孩子们很高兴,自己有种幸福的满足。”说到此王鹏飞眼眶含泪。

王鹏飞认为,“爱”是教师应有的品质。爱学生,爱自己。爱自己,是对自己有要求,让自己更优秀,不断进步,不断提升;爱学生,是基本态度,需要将自己投入到工作当中,引领学生前进。王鹏飞将爱带入工作,以父母之心关爱着学生。

躬身实践,筑梦青春

王鹏飞坚持实践育人,带领学生开展长期性、实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给人的是社会责任感的提升。”社会责任感,是王鹏飞连年投身学生社会实践的原因之一。王鹏飞也希望学生们通过实践更多接触社会,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

在实践中,王鹏飞总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学生相处。在每次社会实践中,王鹏飞与学生一起打地铺,一起啃着大包子,一起奔波在半夜10点多回校的路程中…在吃苦中和学生们结下了深厚友谊。“不是因为我是老师我就吃不了苦,学生能做的,我也能做。”她如是说。也正因如此,她才能融入到学生之中,与他们一起成长。

实践来源于生活。王鹏飞指导了很多实践团队,都与生活体验密不可分。看到农村的过年表演的秧歌观众愈来愈少,她察觉到农村“生活水平提高,老百姓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她于是从2009年开始带头组建“歌声飞扬,笔墨飘香”暑期送文化下乡服务队,一送就是十年。看到曾经的一个楼管阿姨在家庭、工作、孩子教育间的奔波,她聚焦到农民工子女的成长问题,组织了“关爱农民工子女”支教团。王鹏飞反复强调,社会实践选题来自于生活的体验,社会实践最终的目的也是要服务生活。“将服务送到最需要的地方,这是我的初衷,也是我的坚持。”

实践活动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路费很贵,对接平台不对称,老百姓、政府有需求,我们有资源,但对接不上。”这是王鹏飞经历的难题,也是许多高校社会实践团队面临的共同问题。王鹏飞曾在众多场合呼吁社会实践平台的搭建,“我既是指导者,也是参与者”,在社会实践的道路上,王鹏飞带领着学生,一直在努力。

投身科创,指路明灯

对于许多科创同学来说,王鹏飞是指路明灯一样的存在。

“我可以做创业学生的聆听者,做最早点燃他们创新、创业小火苗的人,在他们的火苗即将熄灭时,及时给他们加把火。”王鹏飞这样说,也是这样做。艺术学生创业学生多,很多学生都喜欢坐在她办公室,和她聊自己的创业想法,听听她的意见和建议 ,经常一聊就是一上午。依据王鹏飞过去的经验,许多大学生创意激情十足,却不懂创业方法,经常是一个难题解决不了,就认为自己失败很难坚持下去。“我没有创业经验,但学生有需求,所以我就要不断地学习。给学生指导过程中,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行动。我相信许多学生有能力、有资源解决当下困惑,当他深陷迷雾,我能做的就是帮他缕清思路,探索如何去获取资源。”

王鹏飞亦在科研上指引着学生。“我更多地去做一个引路人,对他的项目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从各个维度去提出疑问,反复质疑,引导学生去深层次探索问题。”在王鹏飞看来,科研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探索未知,做前人没有的东西,或者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科研还是实践,都需坚持求真务实,亲身实践。她认为本科阶段的生活如同一张七彩画布,学生需要积极实践,主动构建自己的画布,用学习、科研、实践等一个个要素去填满它,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学贵得师,亦贵得友”,王鹏飞就是这样一种良师益友的存在。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是王鹏飞从业经历的生动写照。以爱育人,静待花开。关于未来,她期待自己“慢下来,更好地留心周围的风景,体验风景带来的愉悦,更好地体验生活,学习成长”。

 

【 作者:王新越、刘芾、宗文雅   来自:宣传部     责任编辑:傅振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