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出图片
校区首页 投稿系统 旧版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视角  >  正文

[齐鲁晚报]给黑洞拍照片到底难在哪?专访山大博导,揭秘拍摄过程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12日 15:49 浏览次数:

给黑洞拍照片 到底有啥意义

记者:人类天文史上首张黑洞照片,这个成果的意义是什么?为黑洞拍照片的难度在哪里?

范璐璐:此前人类基本都是间接“看到”黑洞,这次则直接“拍”下黑洞的照片。同时也是对广义相对论的一次重要检验。其难度在于需要极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相当于在地球上分辨月球上的一个乒乓球),以及“冲洗”照片存在技术难题(花费了两年时间)。

记者:这张照片,是否就能确凿证明黑洞是确实存在的?

范璐璐:在之前就有大量的“间接”观测证据已经证明黑洞的存在,这在天文界基本是共识。这次“拍摄”的意义是在于提供了黑洞事件视界的直接成像“拍照”。眼见为实,相较于之前黑洞只是个数学、物理和天文的概念,能够“看得见”当然更令人信服。

黑洞本身不发光 照片咋拍出来的

记者:整个拍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范璐璐:黑洞,顾名思义,是“黑”的,其本身不发光。但黑洞事件视界周围的物质可以发出电磁辐射(广义上的“光”),并可以传播到地球,被我们地球上的天文望远镜所观测。这次对黑洞的拍照实际上是对黑洞周围发光物质和不发光黑洞本身形成的阴影的成像。拍摄本身是应用了天文上的“甚大基线干涉”(VLBI)技术,使用了全球八个大型毫米波望远镜和望远镜阵列组网,其分辨能力可与地球大小口径的望远镜相媲美。

记者:随着对黑洞的研究更深入,对普通人的认知会有什么改变呢?

范璐璐:我个人觉得对大众的意义更在于激发大家的好奇心,促使最新科学知识和研究结果的普及,提高国民科学素养。还会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兴趣,从而选择从事这一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揭开黑洞“面纱” 还有多少路要走

记者:为黑洞拍照片,被称为是人类与黑洞的第一次直接接触,很多人认为这很神秘,您怎么看?

范璐璐:这次拍照拍的是最靠近黑洞的部分,所以更像是和黑洞的一次“亲密”接触。在天文上,黑洞仍然是一大研究热点,现在所说天文重大研究问题“两暗一黑三起源”中的一黑就是指黑洞。黑洞之所以神秘,一方面源自其独特的性质;另一方面是我们对其的了解仍然有限。这次给黑洞拍照是黑洞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成果,但也仅仅是黑洞诸多研究中的一环,我们需要更多更大的观测设备,并希冀很多的年轻人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当中,从而逐步揭开黑洞神秘的面纱。

相关链接:http://epaper.qlwb.com.cn/qlwb/content/20190411/PageA03TB.htm

【 责任编辑:戚伟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