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出图片
校区首页 投稿系统 旧版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简讯  >  正文

探乡村之美,研振兴之路 ——商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活动(三)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5日 09:42 浏览次数:

本站讯  为切实把握荣成市乡村振兴薄弱环节,找准科技兴农、教育助农、文化润农的切入点和共振区,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科技需要,以科技赋能开启乡村振兴新模式。8月24日,山东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陈学胜、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海洋与微生物研究中心副主任邢翔、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教师韩巧霞等一行7人,赴荣成市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贺家庄村第一书记王绍田、户山村驻村干部孙凯陪同调研。

第一站,调研组到达大疃镇贺家庄村,实地考察了贺家庄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暖心食堂建设工地、信用超市等场所,并向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详细了解了村庄的产业发展现状和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情况。调研发现,贺家庄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种植,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未来亟需先进技术应用于农业,催生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第二站,调研组前往西徐家村和诵庄村,重点考察了信用积分制度和暖心食堂的运营。荣成市作为首批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积极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和推广个人信用积分制度。团队走访发现,各个村庄立足村情实际,出台了本村信用激励和失信惩戒实施细则,鼓励村民齐心协力发展本村经济,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第三站,调研组到达了斥山街道,先后考察了北窑村和盛家村。北窑村联合家家悦超市将地方特产形成“桃缘里”品牌统一经营,为乡村品牌的打造和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盛家村大力发展生态种植,逐渐形成集民俗旅游、手工体验、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园,走出了一条党建带动合作社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团队调研发现,盛家村的主要问题在于人才短缺和企业转型升级,通过科技提升农作物生产率、以数字化技术赋能企业战略转型升级是一条可行之路。

在随后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调研组与村镇干部一起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信用积分制度实施经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交流。调研组表示将积极发挥高校人才、科技、智力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数字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 来自:商学院     责任编辑:单小平、赵易琳、曹雅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