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了解法制教育实施情况,深入调研未成年人普法工作成果与不足,积极有效地推进未成年人普法工作,海洋学院“子援”普法调研团成员于1月19日至1月25日在多校开展调研活动。
![](/__local/6/EF/04/B39C28397F388E5254FA0A9B62D_CEB22062_54418.jpg)
调研期间,团队成员采访了各校的相关负责人,了解到了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频发现象的原因及各校开展的系列普法教育工作。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鼎龙中学副校长刘积位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种诱导因素易引发未成年人的猎奇心理,从而导致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针对鼎龙中学对未成年人普法教育采取的具体措施,他通过实例进行了详细介绍,如充分利用班会和升旗仪式进行法治主题教育、邀请校外专业人员开展普法教育宣传等,指出当前学校在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工作与家庭间的合作联动有所欠缺,针对不足,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多换位思考,让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形成教育“合力”,以期更好地对未成年人开展普法教育;清泉中学校长罗族诗认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频发与暴力游戏、网络错误导向等不良因素息息相关;临沂西城实验学校教务主任李宝怀指出,该现象与未成年人的家庭、学校环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如何共同协作,抑制这种趋势并正确引导未成年人形成良好价值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阜阳市第三中学韩涛认为,尽管学校普法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家庭教育仍然是未成年人普法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逐步提升,很多家长只注重对未成年人的物质供给,却忽略了精神教育,致使未成年人未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并受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三观逐渐偏离正轨,犯罪心理悄然萌芽。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通过对多所学校的调研,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当前未成年人的违法状况、学校普法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和家庭教育在普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后续团队有效解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