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出图片
校区首页 投稿系统 旧版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菁菁校园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举办第八十六期前沿论坛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0日 14:50 浏览次数:

本站讯  5月8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举办第八十六期前沿论坛。2024级硕士研究生王筱桐、吕嘉诚、于喆喆、陈向凤担任主讲,硕士研究生导师鲁法芹、孙克担任点评嘉宾,学院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本次论坛。

在论文分享环节,四位主讲同学就“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两个研究主题,依次汇报近期撰写的论文。王筱桐通过细致的研读《新民主主义论》,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吕嘉诚聚焦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探索,论证其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性贡献;于喆喆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探讨了“创新保护模式、完善共治机制、深化国际合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路径;陈向凤则围绕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发展,从文化融合创新、传播矩阵构建、资源协同治理等维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在论文点评环节,与会师生围绕文章的学理深度、逻辑架构及学术规范展开讨论。鲁法芹、孙克两位导师肯定了同学们选题的前沿性与创新性。同时,为进一步提升论文质量,两位导师提出了意见:其一,注重学术表述的严谨性,杜绝口语化表达,避免专有名词使用错误,确保论文语言规范、准确;其二,强化学理逻辑,构建起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与研究结论之间完整、连贯的逻辑链条,提升论文的逻辑性与说服力;其三,深化理论溯源,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深度研读,夯实论文的理论基础,增强研究的理论深度。

本期前沿论坛通过主题汇报、论文研讨、师生互动,显著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术研究热情,有效深化了学院研究生对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解与认识。



【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   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     责任编辑:曹雅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