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外语学子讲好中国故事,4月13日,翻译学院于商学院558室举办“How I Define China”英语演讲比赛。翻译学院辅导员李明威、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王腾飞、“外研社·国才杯”英语演讲比赛山东省一等奖获得者扈译丹、外语协会会长孙文欣担任比赛评委,参赛选手为陈佳铭、沈雨瑶、王俊涛、徐雯静、徐子墨、张弛远。比赛由团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怡君主持。

比赛伊始,选手们依次发表演讲。徐雯静提出当代年轻人应当做到“三要”——要自信、要有批判性、要思想开放,鼓励新时代外语人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陈佳铭介绍了中国的对外援助以及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推动与表率作用,为各国谋发展、为人类谋福祉,充分彰显大国担当。徐子墨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在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维护国际秩序等方面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展现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抒发了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情。王俊涛围绕国际影响力与大国责任担当的关系,提出中国新时代机遇伴随挑战的发展前景。沈雨瑶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中国在当今世界上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激励新时代青年为中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张弛远通过视频录制的形式参与了比赛,他阐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并从自身出发,表达了自己对于中国国家形象改革变迁的理解。演讲结束后,评委依次进行点评。孙文欣赞扬了选手们的出色表现,指出了每位选手独特的演讲特点。扈译丹就选手们的表现提出建议,从公开讲话的自信、演讲仪态以及演讲稿的背诵记忆三个方面分享了英语演讲的经验技巧。王腾飞对参赛选手们的勇气表示肯定,他提出选手们应加强语调的抑扬顿挫,丰富演讲的情感表达。李明威结合专业技能、可迁移技能及个人管理技能,强调了此次演讲比赛对个人提升的积极作用。比赛最后,李明威为选手们颁发了奖项。陈佳铭获得一等奖,王俊涛、徐子墨获得二等奖,沈雨瑶、徐雯静、张弛远获得三等奖。

本次演讲比赛为学生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和机会,提升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增强了学生肩负时代使命的决心和文化自信,有助于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对翻译学院读书月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