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高句丽源出东夷,是中国古代东北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之一。为深入推进当代青年对高句丽的认识和了解,探秘东亚历史宝库,传承国家冷门绝学,东北亚学院与东亚数字人文创新团队联合举办了第一届“走进高句丽·东夷探幽”知识科普竞赛活动。

本次知识科普活动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赛程。经过前期紧锣密鼓的宣传与动员,初赛线上答题环节涵盖本科生和研究生各个年级,共吸引全校来自各个学院的700余名学生积极参与,最终15名学生脱颖而出进入决赛。11月5日,决赛于东北亚学院402教室举行,东北亚学院老师张进、马雨瑶、陈建红、刘加明、王欣媛担任评委。

本次决赛采用个人积分制形式,包括“争分夺秒”和“创意设计”两个环节,积分最高者获胜。“争分夺秒”为抢答环节,五人一组,各组选手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活动现场氛围活跃,充分展现了个人的知识储备与风采。“创意设计”考验创新思维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选手们抽签组队,围绕“他山之石—历史科普类UP主分析”,“砺石成玉——媒体融合与高句丽历史科普文创的雕琢”,“妙言智趣——高句丽历史故事的学术与趣味”等活动选题,根据兴趣任选主题进行创意设计并把作品的内涵向评委与观众们娓娓道来。评委老师从创新度、完成度、团队协作等维度分别对每个队伍的作品进行点评,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其中,“金乌娃娃小队”以高句丽壁画中的“三足金乌”为原型,设计了鲜活可爱的微信表情包,赢得全场的一致好评,荣获“最佳创意奖”。经过两轮比拼,东北亚学院2020级朝鲜语(经贸)专业学生胡炎斩获本次“‘走进高句丽·东夷探幽’知识科普竞赛”的第一名。
文笔守疆,知识护土,学习强国,正是我们山大人一以贯之的责任与使命。陈建红在活动最后的总结发言既展现了历史研究者的家国情怀,又勉励同学们要做悠久历史的传承者、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中华文化的守护者。
给冷门以温度,给绝学以活力,小比赛亦能见大情怀。历史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本次科普知识竞赛紧跟时代步伐,优化历史传达,回应时代关切,不仅是边疆教育的重要实践,还有助于引领同学们拓展历史知识、涵养人文情怀,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