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出图片
校区首页 投稿系统 旧版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菁菁校园  >  正文

法学院(威海)举办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院级答辩会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24日 08:49 浏览次数:

本站讯 1021日晚,法学院(威海)举办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院级答辩会。法学院副院长、大学生科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门中敬,党委副书记侯丽娜,专业教师刘松山、王瑞君、冯威、马艳朝,团委书记时华忠,2021级本科生辅导员周晓政出席本次活动。各“挑战杯”团队代表、部分学生观摩学习。

法学院(威海)共有17支队伍申报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总参与人数达百余人次。经过学院专业老师初评,12支团队参与答辩。他们分别从研究背景、方法、总结及展望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团队的研究成果。评委老师根据团队展示内容及研究报告,从团队选题与实际的关联性、撰写报告的技巧、法律术语的专业性等角度剖析团队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对于“党建引领乡村集体经济”团队,门中敬指出研究需要抓准课题关键词,探寻多种模式并比较其可行性。在“信息时代下个人数字遗产继承问题研究”团队介绍完毕后,刘松山希望学生深入思考“数字遗产”与“传统财产”、 “遗留物”的区别。针对“论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之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制度保障”团队对题目中“关键少数”定义不严谨的问题,王瑞君建议团队在报告中用词需要反复考究,强调了严谨科研的重要性。

会议最后,门中敬针对团队课题侧重点分散的问题,建议学生加强组内讨论和与老师的交流,聚焦课题本质。同时,门中敬以自身经历为例,建议同学们在科创活动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科研过程中实干、踏实、肯钻研。学院也将扩大指导教师队伍,着手搭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平台,让学生真正进行法律实践。

本次答辩会是对法学院(威海)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项目调研、研究成果的检验与总结,为学院参赛团队搭建了一个展示、完善研究成果的平台,有利于培养法苑学子的创新精神与科研能力,为学院的科研创新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浇筑坚实基座。

【 来自:法学院(威海)     责任编辑:曹雅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