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大力提升学生美育文化素养,不断深化“学在山大,快乐成长” 育人理念,4月27日,校区于玲珑学堂隆重举办了“赤旗映山河,潮涌新时代”第六届短剧大赛。校区团工委以及各学院分管学生会老师担任此次大赛评委。
大赛现场,来自各学院的11支参赛队伍凭借精心编排的情景剧,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领域奋斗者投身家国建设、挥洒热血青春的精神画卷,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在舞台上,翻译学院的《信仰的力量》带领观众回溯到华岗冒死守护《共产党宣言》译稿的艰难岁月,深刻诠释了 “真理之火永不熄灭”的坚定信念;法学院(威海)的《医道烽魂》以抗美援朝战场为背景,再现了国际医防队员林书远以生命传递情报的英勇事迹,彰显了共产党员“学术无国界,信仰有归途”的崇高精神;东北亚学院的《大山的女儿》以“时代楷模”黄文秀为原型,生动展现了青年党员放弃优渥生活,扎根脱贫攻坚一线,以青春热血助力山村蜕变,用生命践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誓言的赤子之心。



此外,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的《风骨入林声》再现了塞罕坝三代人“黄沙不退我不退”的造林壮举,让“一棵松精神”在荒漠中扎根生长,生动诠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范例;艺术学院(威海)的《舞台上的绿洲》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用血肉之躯筑起绿色长城的伟大实践,深刻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商学院的《守林人》通过六位林场女工“青丝换松涛”的动人故事,谱写了“荒漠终成海,忠骨铸青山”的绿色赞歌,彰显了塞罕坝精神在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海洋学院的《深海长虹》聚焦大国重器深海探测领域,展现了科研团队凭借“十年磨一剑”的毅力突破技术封锁,以深潜万米的科技成就向世界宣告中国科技实力的崛起;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铸剑》以“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为原型,歌颂了科研工作者隐姓埋名、默默奉献,铸就国之重器的伟大功绩;数学与统计学院的《答案》以数学家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历程为背景,演绎了科研工作者用公式推导爱国方程式,证明“科学无捷径,唯有赤诚”的真理;文化传播学院的《河清海晏》揭秘了核试验幕后科学家母女“咫尺天涯”的艰难抉择,以“隐姓埋名”的家国情怀诠释了忠诚的内涵;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的《永怀初心》再现了“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壮烈人生,他公文包里灼烧不尽的科研火种,怀抱中永不冷却的家国情怀,铸就了共和国的钢铁脊梁,生动诠释了“愿以身许国,终生无悔”的科学家精神。





各学院表演结束后,评委们从主题立意、表演技巧、整体效果等五个维度进行综合打分,最终,文化传播学院与东北亚学院获一等奖,商学院、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与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获二等奖,海洋学院、翻译学院、艺术学院(威海)、数学与统计学院、法学院(威海)和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获三等奖。


本届短剧大赛以家国情怀为主线,紧扣时代脉搏,将思政教育融入舞台表演,生动践行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当代青年的青春风采,更激励着山大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