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近日,由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2024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展示活动正式进入展示阶段,校区学子立足自身专业,深入社会实践,深耕民生民情,6支优秀团队的相关项目成果进入最终展示投票环节。
商学院“青春心向党,乡村振兴路”大碱场村红色文化传承与生态旅游发展综合实践项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助力抚松县大碱场村发展为出发点,开展红色文化传承与生态旅游发展综合实践探究。实践内容涉及红色文化传承、生态旅游发展及利用现代媒体技术进行文旅宣传等。项目通过视频宣传大碱场村的抗联文化、村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既保存了历史文化载体,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翻译学院银杏果实践服务团秉持“向下扎根,筑梦成长”的初心,积极担当新时代青年责任,深入了解社会实况,开设了4门趣味课程以及10门兴趣课程进行素质拓展教育,陪伴南墅镇的孩子们共同成长。此外,团队成员作为乡村品牌官,顺应乡村振兴战略,帮助打造南墅镇靓丽名片。
法学院(威海)《碳为關止——双碳视阈下盐碱地固碳化治理及发展路径探索——以黄河三角洲为例》调研报告记录了近年来山东省盐碱化加剧的问题,团队聚焦于探索固碳新路径,调研东营、滨州等地的政府和科研机构。团队通过博弈论模型建立了园林废弃物固碳与土-粮-草-畜循环的新模式,发现其减碳量是传统模式的220%,年经济收益超20亿元,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此外,该团队还首创了高精度碳汇量地图,为政府提供宏观调控工具,成功推动降碳减排。
文化传播学院爱的三角支教团采用“一团三地”的支教模式,围绕教学、调研、帮扶三大主题,积极开展寒暑假期间的线上线下支教以及学期内的线上支教活动。八年来,团队在山东、陕西、山西、云南、甘肃、安徽六省的二十余所学校及社区开展支教活动,曾获共青团中央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共青团中央暑期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等国家荣誉。
艺术学院(威海)“以画疗心,点亮繁星”公益实践团队基于自闭症儿童视知觉感知缺陷,聚焦自闭症儿童康复存在的痛点、难点,将心理学中表达性治疗和群体陪伴与当今实践相结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发展机制,致力于视觉疗育对自闭症儿童感知能力的干预研究与志愿帮扶。“让社会看见黑夜中的星星,也让星星更加健康明亮”是团队不断坚持和努力的方向。该团队曾获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2024建行杯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第十四届“挑战杯”山东省金奖等30余项荣誉。
文化传播学院聊斋润心——聊斋文化的传播现状与对策探究项目以实地调研蒲松龄故乡、深入访谈非遗传承人等方式,挖掘聊斋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总结其传播现状和着力方向。通过开发文创产品、开办数字平台等多种途径,助力聊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好聊斋俚曲这一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校区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育人”理念,积极推动学生在投入亲身实践的过程中运用理论知识、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展现青春力量,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创新开展方式、优化评价体系等举措,扎实组织和推进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子深入进行社会调研,以切实行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作用。2024年暑假共有444支团队、4181名山大学子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无悔,挺膺担当”的誓言,展现新一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
据悉,今年是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展示活动举办的第十年。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展示活动旨在深入挖掘和展示大学生暑期实践中的优秀成果,充分发挥优秀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积极服务社会的主动性,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大学生不断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聚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