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深化校地合作,打造互利共赢、资源共享的实践育人平台,积极响应校区团工委“百万大学生进社区”实践计划的号召,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2024年以来翻译学院先后与威海高新区山大实验学校、威海外事办公室、北京外研社等地共建“学生实践基地”,与丽景茗都、毕家疃、玛伽山、青州街等社区长期合作,在立德树人、社会实践、生涯发展、文体活动等领域进行深入交流,育人成效显著。
一、院校共建,丹心育新苗
凝心铸魂,切实提升思政育人实效。翻译学院立足“译苑青语”青年宣讲团,与山大实验学校共同举办“缅怀英烈祭忠魂,赓续红脉树新风”清明祭扫主题党团日活动,在丽景茗都、毕家疃、玛伽山、青州街等社区开展“反诈防骗,你我同行”进社区宣讲以及“好青年讲好故事”系列双语宣讲活动53场,深入教育基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翻译学院“译苑青语”宣讲团作为校区唯一队伍已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志愿宣讲团。
育美雅情,不断丰富学生美育素养。翻译学院结合海韵外文艺术团、外语协会,于第十六届国际文化节期间举办“国韵风华,语你同行”非遗主题游园会、友好访学小课堂等活动6场,持续拓展美育空间,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
二、校企共建,合作聚英才
启智润心,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翻译学院承办由威海外事办主办的“我如此热爱威海”短视频大赛,结合学院外语特色,动员专业课老师、外籍教师参与进来,反响热烈,共吸引校区242人参与,完成作品84份,培养具有专业能力与担当精神的新时代山大青年。
协同联动,“访企拓岗”促就业。翻译学院积极走访北京外研社、北京自如住房租赁有限公司、北京汉舟翻译有限公司、威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迪尚集团等企业,建设精准化就业指导项目“成长课堂”12场,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三、校地共建,实干促发展
抱诚守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翻译学院依托“守护星星的孩子”关爱自闭症儿童项目语言助孤,双语疗孤。该项目成立于2018年,累计开展活动300余次,累计参与志愿者1000余人,受益人数达340人,被中国青年网等媒体广泛报道。该项目曾获威海市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第二届市优秀奖,团队所在组织获得十佳志愿服务组织,收获第三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资助。
多彩课堂,大中小学协同育人。翻译学院联动山大实验学校举办“声扬课堂,‘英’你心动”演讲教学活动;开展“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系列活动三期,从配音、演讲、唱歌三板块服务山实儿童视野拓展、全球胜任力意识提升;联动丽景社区举办“问‘好’方式知多少”和“‘英’随心动趣味行”,培养青少年儿童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母亲节前后,联动丽景社区举办“《游子吟》英文版朗诵”课堂;心理月期间,联动丽景社区举办“情绪小短剧《头脑特工队》”课堂。
回顾过去,翻译学院聚焦“双一流”建设,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校内外讲好山大人的青春故事。展望未来,翻译学院将继续加深校地合作,拓宽交流领域,搭更高水平的实践平台,服务地方发展,展现翻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