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东北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向东北大学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并提出殷切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常常通过书信方式同青年交流,为青年成长成才指明方向,激励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向前。对此,校区团学骨干以集体研学、分散研讨、感悟分享等形式积极学习回信精神,从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的回信中,感受切切关怀与殷殷期许。
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
校区研究生会负责人、东北亚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魏昕然表示,青年应把困难当“垫脚石”,迎难而上不退缩,在敢攻坚、善克难中展现奋发姿态。“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我们广大青年学子要持续奋斗、奋勇争先,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做贡献,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贡献山大青春力量。校区第八期青马工程精英班班长、文化传播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鲁彧启表示,作为新闻事业接班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校区学生传媒中心主任团成员、文化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赵昕茹表示,作为学生传媒中心骨干,我们要用好传媒工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优秀中国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新征程上薪火相传,诠释传承新青春,以永不停滞的前进姿态,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在新时代新天地里施展抱负,奋力驰骋。法学院(威海)学生会主席团成员、2021级本科生刘佳音表示,作为党内法规与监察法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应当努力回应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做强优势学科”,加快培养深厚人文底蕴和良好法律职业伦理修养,为成为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卓越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而不懈奋斗。
扎根实践沃土,澎湃创新力量
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团队负责人、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苑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埋头于实验室的“实验人”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在山东大学求学的日子里,我切身体会到山东大学践行“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努力。作为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受益者,我心怀感激,也将加倍拼搏,在温差发电领域深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2021级本科生黄宏勇表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中外合作办学院系学生,我们应当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以更加自信从容的姿态面对开放、包容、多元的世界。同时,作为联合理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我将秉承山东大学“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深刻体悟,脚踏实地,敢想敢为,绽放自我。校区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负责人、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胡长韬表示,作为校科创中心主任团成员,我将秉承初心,为校区创新创业工作提供服务和支持,发挥共青团科研育人优势,为校区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添砖加瓦。校区青年志愿者联合会负责人、商学院2021级本科生刘乔木表示,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作为深入校园,服务于师生的学生组织,将始终保持创新意识,勇于探索志愿服务新途径,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励广大学子通过志愿服务回报社会,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青年志愿者优势,贡献智慧与力量。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团委副书记(学生)、2021级本科生刘善斌表示,奋斗当韶华之时,前进承薪火之魂。作为学生团委副书记,我要通过组织团课、主题团日等方式积极团结引领学院青年不断学习先进思想,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而接续奋斗。校区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艺术学院2021级本科生杨雅葑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让我深感使命在身、责任在肩,作为一名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我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担负历史的重大使命,将所学与国家的生态建设和环境绿化事业融为一体,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青春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激扬青春梦想
校区青年宣讲中心副主任、翻译学院2019级本科生张聪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宣讲团成员,要胸怀国之大者,牢记殷切嘱托,以更饱满的精神、更昂扬的斗志、更充足的干劲夯实宣讲本领,持续用青言青语讲好教育强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校区第八期青马工程精英班团支书、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汪秦毅表示,作为来自闽西革命老区的一名学子,我曾在暑期社会实践的调研中回到家乡,见证了老区全面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看到了革命老区在新时代全面乡村振兴征途上继续奋力奔跑。我们青年学子要立大志,明大德,在脚踏实地的奋斗实践中,书写不负时代、不负华年的青春之歌。商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2021级本科生刘亚萱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我深受鼓舞、倍增信心。作为学生骨干,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身上的责任,抓准服务同学的关键要义,把自己今天的学业、明天的事业同祖国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在学生工作中服务同学,在社会实践中知行合一,结合商学特色,探索学生骨干培养路径,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强校兴国为己任的时代新人。校区学生社团发展中心负责人、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于洪岳表示,作为社团发展中心骨干,我们将继续发挥社团在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使之成为施展个人才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平台,为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青春力量。
奋进新时代,圆梦新征程,校区青年学子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回信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肩负起山大人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