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活跃教学研究氛围,推动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3月27日至4月21日,校区组织开展“教学观摩月”活动。经各院部推荐,共计13个院部的35门课程开放观摩课堂,授课教师精心准备、倾囊相授,观摩教师虚心学习、共研互学,活动深受好评,反响强烈。为充分发挥高质量课堂更广泛的引领带动、示范辐射作用,活动期间,特推出“高质量课堂”系列报道,选取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示范效果好、师生评价高的课程予以宣传,及时总结师生们的心得体会,推广有益的教学经验,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借鉴。首期让我们走进文化传播学院朱新林副教授的《国学基础》课堂。
“沉浸醲郁,含英咀华”——走进文化传播学院朱新林副教授的《国学基础》课堂
《国学基础》课程是文化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专业选修课,由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朱新林担任课程负责人。课程建设始终坚持对标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始终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定位,持续对接山东大学“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有效衔接一流课程“两性一度”的建设宗旨,贯彻课程建设的思想性与实践性。
课程以国学理论专题讲授和文献精读实训为教学内容,把通论讲授、原典研读和古籍整理有机结合,重源流、重文献、重方法,三者比例设定为3:3:4。专题讲授注重体现思想性、创新性,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原典研读和古籍整理贯彻“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注重课程高阶性、挑战度和实践性的体现,通过项目制和任务制等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两性一度”为课程建设标准,关注教学目标达成度
课程建设始终贯彻一流课程建设标准,充分彰显“两性一度”,注重学生掌握知识、方法和视野的内在统一,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朱新林的《国学基础》课程依托专题讲授,穿插相关文献精读,在实现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融入方法训练和视野拓展。如结合“文化与文明”、《Civilisations》系列纪录片、“如何读懂读透史料”的专题讲授,结合海内外学者观点和《史记》相关传记的文献精读,综括其思想性,完成知识、方法和视野的目标。来自文化传播学院的青年教师王冬冬在观摩了朱新林的《国学基础》课后表示,朱新林的授课内容将理论思考与文本细读相结合,具有文献史和思想史的双重功力。他讲解细致,语言风趣幽默,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无形中拉近相对枯燥的古代典籍与当代大学生思想之间的距离。
此外,朱新林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科研究前沿的有机结合,加大网络在线电子文本资源的应用,不断充实当代传统文化转化创新优秀成果,凸显教学内容与文化自信、传统文化转化创新的互动关系,有效利用线上优质资源。如把《开讲啦》《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吾家吾国》《穿越时空的古籍》《故事里的中国》《古书复活记》《我在故宫修文物》《书房里的中国》等优秀“双创”资源,优质公众号等网络资源,作为课前课后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直观感,拉近学生与国学之间的距离。
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将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落到实处
课程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依托案例和专题讲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中华文献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新文科价值理念与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落到实处。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课程亦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实现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方法和技术更新。授课教师践行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将其理念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于课程教学中。学生通过文献精读训练和相关科研训练,“日学而不察,日用而不觉”,形成朴实学风,实现价值引领,努力实现课程知识性、学理性和价值性、思想性的统一。
课程结合《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开列《国学基础参考书目》,其中自修内容包括文献检索、古籍点校、文献校勘和研讨交流等。布置学生精读《史记·孔子世家》,勾勒孔子周游列国图,把各自制作的孔子周游列国图与《圣迹图》对照,感悟孔子精神及其思想,体现课程创新性、思想性和挑战度。
来自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班的傅樱琦认为,本期课堂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旁征博引古今中外学问研究及名人轶事,深入浅出,他带领学生一起精读史料,于细微之处深入理解史料的隐含之意。国学基础课程更是一门育人之课。朱新林借助古人古事传递为人处世之道,告诫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人文关怀,发人深省,让她受益良多。
深化“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持续深化“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原典意识、文献意识和问题意识,落实课程高阶性、挑战度和实践性。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依托引导式教学、研讨式教学、项目式教学和任务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贯彻“成果导向”。课程依托教研项目,为学生复印《十三经注疏》《史记》部分篇目;根据学生兴趣赠送学生《周易》《论语》《孟子》和《老子》等典籍,持续跟踪学生的阅读效果,布置集注作业,综括观点,提升学生原典精读能力和写作综括能力,强化动态考核,实现教学过程可追溯性和可考核性。为有进一步深造计划的学生做好专业和学业引导,积极协助,做好学生的学业后勤兵。
“朱老师围绕‘国学’的核心要义,引出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的话题,并通过翔实的史料和通俗易懂的阐释,指导我们进一步探索。面对浩如烟海的古籍,老师从中选出最具传统文化代表性的经典,带领我们仔细研读、开阔视野。课堂‘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氛围,使我们对理论阐释充满使命感、对知识传承富有责任感。”来自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班的卫新宇说。
朱新林在教学中既坚持专业引导与师生参与相统一,又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努力总结出了一套融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教学反思和教学成果转化,《国学基础》课程于2021年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朱新林说:“一流课程建设既彰显教学理念,也凸显学科特点,既是对课程建设的反思提升,也是对教学劳动的总结转化。‘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教学相长,学生有获得感,教师有归属感,双向奔赴,才能形成教学合力。”
朱新林简介: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籍整理、版本目录学和日本汉学研究。主讲《国学基础》入选山东省本科一流课程,主讲《文献学》先后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022年度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山东大学研究生优质课程;受聘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审稿专家、山东省人事考试中心命题专家;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两项,省部级项目七项,教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教研论文五篇;出版专著一部,整理古籍八部,主编大型丛书两套;科研成果获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5/11),多次获威海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教学成果获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10)、山东大学(威海)教学成果一等奖(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