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扎实落实拓岗访企促就业行动工作要求,3月10日至3月14日,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副院长张清和、团委书记洪峰、辅导员申新一行赴武汉、上海两地,从“院所交流、校友调研、就业回访、家校联动”四个方面着手,与5个科研院所、就业单位和40余名校友密切交流,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优化本科生教育教学的最大“增量”。
院所交流:共谋发展互利之举

3月10日下午,学院一行赴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进行座谈交流。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任峰、电子信息学院空间物理系主任袁志刚、两院教师代表熊锐、黄开明等教师以及部分学生代表出席座谈会。任峰、袁志刚、张清和分别对各自院系的学生规模、学科范围、人才培养、毕业就业等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就研究生招生宣传、研究生培养等工作展开充分讨论。

3月13日上午,学院一行到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走访交流。极地空间物理与天文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建军,研究员胡泽骏、黄文涛、孙继承、李斌表示了欢迎。刘建军对中心的整体情况、发展沿革、机构设置、人才队伍、工作范畴等方面进行介绍,并着重对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等南北极科考现状做了分享。双方根据工作实际,在重大项目、学生交流、科普工作、社会实践、党建工作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3月13日下午,学院一行至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参观走访,并与技物所教授、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2011届校友苗金水和研究生部主任陈刚进行交流。张清和介绍了近年学院发展的新变化和科研创新突破的新成果,双方对专业设置、办学规模、师资队伍、特色班级进行了探讨,并着重就研究生工作中改革创新成果、内涵建设、招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后,苗金水带领学院一行参观实验室,了解学生科研实践平台。
校友调研:整合资源支撑之力
正值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建院二十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校友之间的情感联系,激励校友在各自科研、工作岗位勇毅前行,张清和、洪峰、申新于3月11日至3月13日分别在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开展“二十载春华秋实”校友走访活动。



座谈中,学院一行向校友们表达了母校的问候和关怀,对校友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成绩和新突破。交谈中,校友们共同回忆在母校的求学时光,述说目前学习、科研、就业情况,表达了对学院的牵挂和关切,并通过调研问卷、座谈交流的方式为学院的人才培养、本科生教育教学建言献策。校友们纷纷表示今后将常回母校看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母校的高质量发展。
辅导员们表示,校友和学院既是情感共同体,更是发展共同体,校友是学院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希望校友们继续关心支持学院发展,与学院携手前行;学院也将时刻关注校友发展,牵挂着校友的成长,同时强调母校永远是校友的家,诚邀在建院二十周年之际常回家看看。
就业回访:拓展实践育人之路


3月14日上午,学院一行赴上海天文馆走访,与天文馆组织人事处副处长、天文研究中心处长林清、展教中心处长贾清、展教中心网络科普部部长施韡进行了交流。在走访过程中,学院先后与单位负责人、人事部门工作人员、2020届校友陈若颖进行专题座谈,全面了解天文馆运营、发展规划、业务范围、人才需求及待遇情况等,并积极围绕人才培养、校园招聘、单位合作等内容与天文馆进行充分讨论。随后,学院一行参观了天文馆展馆和天文台,双方均表示,后续要进一步深化合作领域,拓展合作新空间,挖掘和提供更多实习、就业岗位,协同开展就业指导、实践育人、项目研发等合作。
家校联动:聚焦协同培养之心

为进一步凝聚家校育人合力、提升育人实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3月11日下午,辅导员洪峰、申新与武汉籍学生家长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洪峰、申新主要从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动态、学习科研、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方面与学生家长进行互动,让家长更加详细地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同时,围绕家长提出的问题,他详细阐述了学院生涯规划指导、学风建设、健康教育等工作开展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实现家校合作,协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学生家长纷纷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学院工作,共同助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为下一步校家联合开展工作奠定基础。家访活动不仅促进了家校之间的情感提升,同时也让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与方法更加鲜活、更为温暖。
青年人才的教育培养关乎全局和长远,此次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走访武汉、上海,学院与其他院所、就业单位、家长及校友进行了深入联系,不仅有助于拓宽青年人才就业渠道、吸取研究生招生培养经验,实现“优进优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还进一步打开了多方位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思路,为学院后续人才培养汇聚更扎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