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9月9日下午,法学院(威海)召开庆祝教师节座谈会,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侯丽娜主持,校区副校长、学院党委书记肖金明、院班子其他成员、学院助理、班主任、辅导员、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学院新入职教师代表、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刘松山和青年教师杨苑作了发言。刘松山表示,将立足工作岗位,充分发挥自身学术优势、专业优势,为一流人大制度研究和法科人才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杨苑表示,将按照“四有”好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担当好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和时代重任,为学院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学院老中青教师代表围绕从教感受和工作体会进行了交流。教授李秀芬谈了从教三十余载的感悟,鼓励青年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勇于担当立德树人的重任。教师马艳朝简述了参与学院班主任工作以及发挥社工专业优势解决学生学业、心理等方面问题的感触。教师李新廷分享了作为一名从教七年的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的体悟,表示要在工作中不断积累、沉淀、思考,实现教学相长。特别资助博士后冯晓畅表示,要尽快转变身份,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素养的同时,积极参与学院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学生代表陈理铎结合自身在法学院(威海)六年的学习成长经历与收获,诚挚地表达了对老师们的敬佩、感激和祝福。
肖金明代表学院党委向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祝福和美好祝愿,感谢全体教职工为学院事业发展付出的努力、做出的贡献。他表示,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坚守教书育人的本分,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做经师更做人师,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担当起培养全国一流法科生的责任;学院倡导尊师重教,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机制,弘扬师生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体理念,进一步筑牢事业共同体意识,秉承“快工作慢生活”的理念,营造“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学院氛围;要切实履行教师职责,在教学科研上精耕新作,强化师风师德建设,尤其注重言传身教,将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进步发展的引路人和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