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出图片
校区首页 投稿系统 旧版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党委精耕细作强党建,凝心聚力谋发展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26日 18:18 浏览次数:

本站讯 新学期以来,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党委在校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学校各项决策部署,用高质量党建引领创新用好“3D”工作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安全稳定和事业改革发展。



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党委切实担好政治责任,注重发挥“主心骨”作用。根据学校党委要求做好排兵布阵的工作,调动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全体党员和全院师生的力量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和教学科研工作。学院党委书记迟涛带头,党委副书记单登科,副院长胡绍明、张清和、李凯,研究院副院长杜猛,院长助理李延辉先后申请入校,积极投入疫情防控一线,积极协调解决学生在教学、科研、生活方面的问题。同时,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全力推进国家审计、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方案落实、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等重点工作,及时沟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第一时间研讨解决方案,并及时跟进督导落实,确保各方面工作有序进行。


强化思想引领,为干事创业蓄势赋能。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党委312日、314日、317日、47日和415先后5次召开全院教工大会,及时传达学校疫情防控政策,集体学习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培训会议精神和《高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号召全院教师以“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精神毫不放松地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做好日常防护工作。同时,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党委举办“家校同心,育人同行”线上家长见面会,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守宇、党委副书记单登科、教学副院长李凯、院长助理付辉、副教授吕英波、党员教师刘维新和刘晨等就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政策、线上教学、学习生活等方面与家长进行了交流,为建设家校对话机制打下重要基础。


强化组织建设,为筑牢堡垒强基固本。自威海市开启居家静止后,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党委坚持“师生利益至上”原则,于311以最快速度成立了4支“党员先锋守望互助服务队”,由党员领导担任队长,学院教师党员积极踊跃加入,以实际行动在抗疫工作中彰显担当作为。同时,本科生党支部、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和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共招募了18名党员成立“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志愿服务队”,学生党员志愿者们迅速投入到学校秩序维护、综合协调等志愿服务工作中去,以青春奉献诠释了山大青年的奋进与大爱。



为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党委创新3月主题党日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教工第一支部联合济南校本部、青岛校区物理学科党支部联合举办了“疫情难阻云端暖阳 聚力共担育人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在疫情防控状态下有力凝聚起一校三地物理学科全体师生的共同力量,全力以赴做好线上教育科研工作。教工第二党支部与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联合开展了“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将党旗插在最前线”的主题党日活动,发挥了样板党支部模范引领作用,培养了党员心怀家国、务实担当、主动作为的理想信念,引导党员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先锋力量。本科生党支部、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和图书馆直属党支部联合开展了“躬行学研路,为党书丹心”主题党日活动,在促进学院与图书馆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各级党组织间的凝聚力、向心力。



强化统筹落实,为教学科研保驾护航。为全力实现“疫情防控不松懈,教学科研不停歇”的目标和任务,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党委第一时间成立线上教学、研究生复试录取、毕业生就业等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2022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本科教学工作实施方案》与《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动员全院师生秉承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精神,力争实现“多战多赢”。


在组织线上教学过程中,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党委及时挖掘教师典范,交流教学经验。丛伟艳撰写山大日记,并发表在329日山大日记头条;学院领导、教指委成员和教学督导员深入线上课堂听课,并公布教师课程表,号召全院教师互相听课,互评互学;414日下午,学院召开线上教学研讨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务处领导和教师40余人参加了教学研讨会,热烈讨论线上教学方式方法;面对线上教学无法开展实验课程的困难,学院院长助理、实验中心主任李延辉积极与与济南、青岛校区负责实验教学的教师沟通交流,使用科大奥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云平台开展线上仿真实验以确保实验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在开展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过程中,学院党委成立了成疫情防控、试卷评阅、复试面试、应急处置等专项工作组,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面对新一轮疫情防控阻击战,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在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的同时,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学院教授张鹏与辅导员申新指导的《快速融冰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荣获“挑战杯”主赛道国家一等奖,副教授吕英波与团委书记、辅导员洪峰指导的《钙钛矿材料能带调控机理的研究》荣获主赛道国家二等奖;夏利东主持的有多位教师党员参与的“基于多学科交叉和科教融合的天文与空间科学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项目获山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凌宗成带领的行星科学课题组在娥四号着陆区物质组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其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期刊Astronomy & Astrophysics上发表;张清和带领的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课题组利用自主搭建的真空仓实验平台在等离子体诊断及其装置朗缪尔探针研发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为等离子体静电探针诊断技术的应用及相关探测载荷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张清和及其合作者于20212月发表在《自然·通讯》上题为“地球极区电离层上空的太空台风》(A space hurricane over the Earths polar ionosphere)”文章(Zhang et al., Nat. Commun., 2021)的下载量排名同时进入物理和地球、环境与行星科学两大领域前25,分别排在第4和第5位;胡绍明带领的天文台教师团队入选中国科协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其团队组织开展的线上科普活动,为服务驻地高等教育学校科普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许艳所在的卫星导航与遥感课题组分别在微波水汽反演模型精化、星载与地基数据联合的水汽反演方法以及海洋区域不同水汽的交叉检核方面发表系列学术成果。


下一步,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党委将持续发挥山东大学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示范引领作用,精耕细作、不断优化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来自: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     责任编辑:赵易琳、傅振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