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和学校党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校区团工委及时联合各学院团委建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指挥小组,广大学生党员、学生骨干、退役士兵、自训教官积极响应团组织号召,在团组织的统一部署下,成立校区疫情防控先锋队533人及预备队1251人,迅速形成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志愿者队伍,全面投身校园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为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阶段性胜利贡献青春力量,彰显青春担当。



迅速响应,精准调配志愿者服务力量
为加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的管理,做到及时响应、及时部署、及时到位,志愿者先锋队分设综合协调组、秩序维护组、后勤保障组3个服务组,自3月13日上岗开始,152名志愿者每天分3个时间段开展校内家家悦超市货品搬卸、上架及现场秩序维护、饮用水户外售卖工作,累计服务学生3095人,累计服务时长476小时;25名志愿者参与校园巡查志愿服务活动,检查并督促学生科学佩戴口罩。另外,根据工作要求及时调配志愿者参与值班、值守、物品运送等志愿服务。志愿者们始终服从校区统一指挥,密切配合校区疫情防控工作,广大志愿者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攻克一道道难关,用实际行动聚起疫情防控的蓬勃力量。


科学指引,确保志愿服务队伍安全稳定
校区团工委出台《校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指引》《山东大学(威海)疫情防控志愿者培训方案》,按照“一志愿者一册”跟踪记录志愿者工作,建立《山东大学(威海)疫情防控志愿者信息表》,为各志愿者科学规范的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导。为进一步提升志愿者个人防护能力,更好地投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上岗之前,校区团工委邀请校内外专家面向全体志愿者开展了“如何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志愿者组织工作与情绪疏导”“防护用品穿脱”等6期专题培训,为志愿者上岗保驾护航。为确保培训效果,做到培训不合格不上岗、防护不到位不上岗,团工委组织全体志愿者进行岗前测试。经过系列培训考核,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完善了运行机制,强化了个人防护措施,提升了队伍战斗力凝聚力。

互助互爱,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
清晨的寒风凛冽,但吹不灭感恩的心。有热心的同学为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志愿者和医护人员送来了热水袋,传递着疫情中的温暖。志愿者既是疫情防控的践行者,以身作则地遵守学校的疫情防控要求,同时也是疫情防控知识的讲解员和战斗员,向身边同学讲解所学的防控知识,帮助他们提高防控意识。工作时,志愿者们统一安排听指挥,做到了“主动不添乱、援手不缺位”,成为校园中亮丽的一抹“志愿红”。
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事关师生健康安全,小到小组中的每个志愿者,大到整个志愿服务团队,每个人的心中都坚守“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愿意将自己的力量传递给他人,拧成一股强有力的绳,为整个校区乃至整个威海的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精神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