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出图片
校区首页 投稿系统 旧版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研究所举办“未来网络实验班培养协议”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03日 12:03 浏览次数:

本站讯  31日上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研究所与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共同举办“未来网络实验班培养协议”研讨会,双方就联合开办“华为未来网络实验班”的合作协议、培养方案以及如何深化合作等议题展开研讨交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研究所人才生态CEO郑晓文,技术规划专家张鹏飞、金涛,人才生态专员黄金凤、黄建红、周小雷,威海校区教务处处长王湘云、副处长赵辉、宋嵩,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王丽,副院长郭春生等参加会议。



王丽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研究所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院办学特色和学生就业、读研和出国等情况。她介绍,学院每年有相当一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进入华为公司工作,双方合作已有一定基础,“未来网络实验班”是学生专业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的有机结合体,是双方联合打造共商、共建、共享工程教育的责任共同体,体现了产学合作、产教融合深入探索的创新思路,在其中,双方资源优势互惠、互补,双赢共同发展。

郭春生为大家介绍了“华为未来网络实验班”的合作协议内容,包括合作目标、双方联合定制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与开发教程、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合作培养师资力量、合作开展研究等。实验班将建立完善科学的校企合作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推进双方交流互访,还将逐渐扩展服务范围,建设“量子信息工程实验班”,辐射计算机、软件、电子、通信工程等专业,成为人才培养、学术研究、项目开发、信息服务与技术援助的新载体。

张鹏飞为大家解读了实验班的培养方案,他着重提出,华为公司的技术专家将直接参与课堂授课、实习实训等环节,在山东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上,融合更多新技术、新理念;同时,华为公司还将在学院投入数通网络设备,双方共同建设数通实验室,此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学到业界主流的软件工程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王湘云谈到,“未来网络实验班”是山东大学和华为公司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新尝试,也是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符合教育部“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布局建设”战略,学校将积极配合促成实验班建成。赵辉和宋嵩依次发言,提出实验班的发展方向是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未来,实验班将逐步发展成为高校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为国家培养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本次研讨会旨在贯彻山东大学春季学期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山东大学融合发展战略,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将产教融合落实到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具体举措。“未来网络实验班”将人才培养触角前移、主动对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求,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将深入落实精进、精细、精准的要求,充分调动学院力量,做好实验班的各项工作,力求将其打造成新的人才培养“高地”,成为国内人才培养的典范,对推动山东大学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增添新的活力,助力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 作者:任真   来自: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李怡薇、傅振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