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2月28日下午,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领导班子召开专题会议,交流讨论参加学校“高质量制定中层班子任期目标专题培训”的心得体会,并研究推进学院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参加会议,常务副院长王守宇主持会议。
会上,学院党委书记迟涛首先带领班子成员回顾了学院高质量制定中层班子任期目标专题培训的主要内容。迟涛表示,本次培训聚焦“高质量制定中层班子任期目标”专题,围绕融合发展战略、学院治理改革、科研组织与组织科研、人才工作与人才培养等重点任务,内容十分丰富,对进一步加深对“精耕细作增实效”要求的理解、强化“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担当具有重要意义。迟涛要求,全体班子成员要主动作为、苦练内功,学习先进,补齐短板,尽快实现一校三地物理学科的实质融合。随后,班子成员围绕培训内容一一汇报了参加学习的心得体会。大家一致认为,本次专题培训规格高、内容实,既为进一步完善《中层班子任期目标责任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经验,也为学院推进治理体系改革、提升学术核心竞争力启发了思路,特别是在培训会上进行经验介绍的先进典型学院为我们学院实现发展突破树立了标杆。在后续工作中,作为学院领导班子,要积极对标先进,发挥一校三地一体化发展的优势,一方面,主动走出去,取回真经,另一方面邀请相关学院开展座谈交流,学习成功经验,不断提升学院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随后,班子成员围绕科研管理、融合发展、治理改革等重点工作进行了研讨和安排。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PI(学术带头人)制,以此优化学术管理和科研组织,形成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合理配置、相互制衡、协同共进的运行机制,带动学科建设和学术创新。会议决定在现有基础上聘任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王勇为凝聚态物理课题组PI,张鹏教授为课题组副PI,统筹负责凝聚态物理学科发展。二是要大力践行融合发展战略,融合发展是学校提出的第七大战略,是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会议明确学院要发挥现有优势,从科教融合着手,实施“科教融合育人”工程,围绕教学要求完善教研室设置,设立物理基础理论课教研室、物理基础实验课教研室等8个教研室(具体设置见下表),聘任对应学术PI和教学骨干为教研室主任和副主任,同时依托探月工程、“天问”行星探测任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建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重点项目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开展优秀教改项目培育计划,全面提升人才培育质量。三是要深入推进学院治理体系改革,一流的学科离不开一流的治理,要进一步完善学院集体领导、党政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打造起支撑学科汇聚交叉融合、与科研创新活动紧密融合的管理服务保障体系,全力支撑做强学科、做强学院。
教研室名称 |
主任 |
副主任 |
物理基础理论课教研室 |
李凯 |
宋淑梅 |
物理基础实验课教研室 |
李延辉 |
刘芬、孙大鹏 |
凝聚态物理教研室 |
王勇 |
孙珲 |
核物理与理论物理教研室 |
王守宇 |
高建华 |
日地空间物理与空间天气学教研室 |
史全岐 |
黄正化 |
行星科学教研室 |
凌宗成 |
付晓辉 |
卫星导航与遥感教研室 |
徐天河 |
许艳 |
天体物理教研室 |
胡绍明 |
姜云国 |
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教研室设置及分工
会议最后,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守宇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就实践好培训内容、推动好学院发展提出三项要求:一是不断深化学习效果,持续抓好贯彻落实,班子成员要把领悟好本次专题培训内容同学习好新学期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把“精耕细作”要求落实在工作的各方面,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二是紧跟学校改革发展步伐,走好融合发展道路,抓住化学与物质科学一流学科建设为学院发展带来的机遇,以一校三地物理学科共同编制《中层班子任期目标责任书》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建设一校三地学科发展共同体;三是全面提升管理服务队伍水平,实施管理服务人员年终述职制度,优化管服团队组织架构,强化服务职能,切实增强管理服务队伍的活力和创造力,服务好做强学科、做强学院大局。
本次交流研讨会深化了学校专题培训的效果,为全面推动学院思想、党建、改革、发展、治理各方面工作的精耕细作、提质增效奠定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