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出图片
校区首页 投稿系统 旧版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空间科学研究院召开科普工作团组2021年度工作总结及未来计划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17日 16:49 浏览次数:

本站讯 115日上午,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召开科普工作团组2021年度工作总结及未来计划研讨会。研究院科普组组长曹晨副教授、副组长任大勇老师,以及胡绍明教授、凌宗成教授、张清和教授、武中臣教授、付晓辉副研究员、李勃副教授、高东洋老师、艾佳明老师、王晓杰老师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空间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耀教授主持。

 

会上,陈耀首先简介了研究院科普工作团组建立的初心、使命和主要任务。他指出,研究院科普工作团组是在新时代国家建设空间科技强国战略需求带动下,基于学校 “一校三地”发展战略,依托原有科普设施和科研团队的基础上组建而成,主要任务有:一是领导和组织推动“一校三地”天文与空间科学科普活动的开展,推动校区间天文科普教育工作的“融合发展”; 二是 建设天文与空间科学科普教育基地,筹划及申请成立“山东省天文学会”;三是组织专家教授开展高级科普报告讲座,促进天文和空间科学前沿科研成果的宣传与公众普及四是助力提升学校天文和空间学科点的科研环境和创新能力、有效拓展本学科本科生与研究生生源等。

曹晨副教授详细介绍了研究院科普工作团组在2021年度开展的主要天文与空间科学科普教育工作、工作亮点与获评获奖情况。他表示,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科普工作团组自20199月正式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各类天文与空间科学科普工作,努力推进山东大学“一校三地”天文科普与宣传,支持成立并指导山东大学青岛天文协会,牵头发起成立山东天文学会。在2021年度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开展各类线下+线上科普活动近40场、发表科普文章视频等50余篇、总受众3万余人次,主办活动获评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科普团组在过去一年间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所组织开展的科普工作丰富多彩且卓有成效。胡绍明建议后期科普工作要继续利用好研究院、学院、学会、天文台、野外观测基地等多平台优势。陈耀指出下一步要建好科普工作体制机制,引导和动员尽可能多的人员参与进来;也要不断提高站位,理解和把握研究院在推动多学科汇聚融合和一校三地天文和空间科学融合的发展趋势和大局。与会人员还热烈讨论了多项议题,包括如何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积极性、依托科普提高天文与空间科学科研环境和创新能力、推进野外台站科普基地建设、新媒体平台在科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义务教育“双减“政策下的特色科普形式等,为如何在新的年度更好地组织和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未来研究院科普工作团组计划努力提升科普工作品质与影响力,充分调动老师、研究生与本科生参与科普活动、创作及竞赛,吸引优秀本科及研究生源,积极推进野外台站科普基地建设,探索并实践在疫情防控形势与义务教育“双减”政策下的特色科普形式,加强国内外科普交流合作,争取为实现我校科技创新发展与后备人才培养及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做出贡献。

 

【 作者:文/曹晨、任大勇 图/任大勇   来自: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     责任编辑:曹雅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