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10月7日下午,威海校区首期基层党建创新论坛成功举行。

会上,文化传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翻译学院、东北亚学院、商学院等7个单位获奖立项代表分别以“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以支部立项带动党建工作”“坚定目标齐奋斗,同频同绘同心圆”“党建引领把方向,教书育人担使命”“充分发挥三大优势,着力提升立项质量”“教工党支部建设在大学英语教学融合“课程思政”实践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以创新引领基层支部建设,助推学校发展”“争先创优我做起,党员先锋在行动”为题,围绕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和基层党组织立项,重点就党建引领、课程思政、专业与党建研究、创新支部发展、发挥党员作用等方面,介绍了开展立项研究的经验收获,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思路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会议指出,党工委组织部高度重视基层党建立项工作,每年都根据学校党委、校区党工委党建重点任务精心组织、认真评审、下拨经费、确保实效。各基层党组织以开展立项活动为契机,积极创新活动载体,改进工作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党日常组织生活,努力增强党员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破解了一批基层党建工作难点热点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校区基层党建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会议强调,各基层党组织要认清世情国情党情校情的深刻变化给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紧密结合中央巡视、学校党委巡察反馈问题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查摆出的问题整改,聚焦问题、精准施策,集中发力、补齐短板,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结合校区改革发展实际,结合各单位、各党支部的中心工作,以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组织活动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创新载体,改进方式,努力增强党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增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主业意识。各党组织书记要自觉把基层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重大政策亲自研究、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环节亲自协调。二是破解一批基层党建重难点突出问题,提升党建工作服务中心水平。把开展项目研究作为促进中心工作、提高工作实效的重要抓手,明确目标任务,探索实践路径,有效地解决基层党建面临的突出难题,使党建的保障引领作用进一步得到彰显。三是凸显党建工作品牌辐射带动效应。在立项推进过程中,要增强创品牌、争品牌的意识,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努力形成一批可学习、可复制的创新举措和鲜活经验。四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取得实效。把基层党建创新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
举办基层党建创新论坛,旨在为校区基层党建工作搭建工作亮点展示的平台、经验分享交流的平台、激发创新活力的平台,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打造基层党建亮点品牌,促进校区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会议还就议事决策规范提升、创优争先、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等近期党建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布置安排。
党工委组织部部长张文玺做总结讲话,组织部副部长梁奉军主持会议,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教师(学生)党支部书记代表、组织员、党务秘书等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