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5月22至30日,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暨威海市天文台)、山东大学天文协会(威海、济南、青岛)和山东天文学会联合举办了202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天文科普与观测系列活动。
5月22日晚,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面向校内师生开展了公众开放天文科普与观测活动。约150余位校内师生在天文台老师与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协会科普志愿者的指导与讲解下,通过天文科普教仪了解了星座组成、星空运转、月相变化、日月食原理等天文知识,并利用60厘米反射望远镜和户外小型天文望远镜观测并拍摄了美丽的月球。同时,当晚参观者们还成功观测到我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过境,为本次科技周活动的揭幕“锦上添花”。

5月23日晚,山东大学(济南)天文协会邀请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工程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天文学会会员宋洪晓做了关于“星野摄影作品欣赏与拍摄”的科普讲座,同时在网上进行了直播。

5月24日晚,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科普组组长、山东天文学会秘书长、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副教授曹晨为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的100余位同学做了关于“今日天体物理学前沿”的课程讲座。

5月26日晚,开展了月全食与年度最大满月的天文科普与观测活动,撰写并发布了《本周三,来看月全食与最大满月相逢!》的原创科普图文推送。当晚,在威海与青岛由于天气不佳未能成功观测月食,进行了月食科普与观看网络直播;在山东大学济南中心校区成功开展了月食观测与科普活动。

5月27日下午,曹晨为威海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近30位同学讲授了关于“致密星:白矮星、中子星与神秘黑洞”的天文校本课程。

5月28日下午,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协会的同学为威海市高区一中的天文社同学们讲授了关于“银河系”的天文校本课程。
同时,在27至29日晚,山东大学(青岛)天文协会组织了路边天文观测活动。

5月30日下午,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与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协会共同举办了“空间天气日”主题科普活动,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内开展了“空间天气与人类活动”的主题科普宣传、趣味天文物理小游戏、望远镜观测太阳等活动。

至此,本次“全国科技活动周”-山东大学天文科普与观测系列活动圆满落幕,系列活动总受众达500余人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