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勇担新使命,奋进新征程。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威海校区党工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在思想认识、发展共识、工作意识等方面全面落实一体发展要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威海校区实现了新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第十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威海校区党工委宣传统战部推出系列文章,全面呈现校区改革发展成就,激励校区师生勇担使命,敢闯敢创,全面图强,为加快建设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威海力量。本期推出第四篇《厚植引育聚用沃土,构建人才发展高地》。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威海校区立足人才强校战略,落实推进学校人事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1.0、2.0,依托山东大学丰富资源优势,遵循引育并举方针,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引领、以需求为导向,用好盘活人事人才体制机制,持续优化人才发展路径,努力营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才生态环境,校区人事人才工作驶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
校区召开人事人才工作会议
下好延揽顶尖人才“先手棋”。校区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紧紧抓住国家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机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育和高质量改革创新,构建“引、育、服”协同机制,做到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校区高质量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放大“以才引才”磁场效应。成功引进中科院宋微波院士为双聘院士,全职引进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哈特教授,全职聘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教授,顶尖人才汇聚取得新突破。引育国家级人才项目26项,实现翻两番。其中,院士、山东大学讲席教授顶尖人才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0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1人。入选省级重点人才项目的22项,增长近5倍。高层次人才主持国家重大、重点类科研项目19项,获批经费近2亿元。
2022年“空天科技”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在校区举行
创优拔尖人才培育“生态圈”。校区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支持空间科学学科发展,持续探索推行科研团队PI制改革。形成了若干个以夏利东教授、陈耀教授、王守宇教授等空间科学领域学科帅才为代表的PI负责人、专任教师为成员、工程技术和实验人员为设备研发及实验观测等技术支撑的课题组,并配备专职管服团队,培育出多名拔尖人才,在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营造出了富有特色实效的人才发展生态。聚焦交叉融合,汇聚多领域人才,促进跨学科团队建设,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办法和新的学科生长点,成立山东大学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涌现出了张宁教授、于艳妮教授、赵旭教授、钟洪麟教授等优秀交叉学科人才代表,成为校区以改革创新寻求突破口,吸引高水平人才来校干事创业的成功实践。
山东大学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张宁教授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0-2023)
打造中青年人才发展“蓄水池”。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校区多渠道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深入实施“青年学者未来计划”“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千名博士进企业挂职行动”等举措,明晰专职科研队伍建设发展路径,不断打造中青年人才成长的良好生态。近年来,新增的全职杰出人才中,中青年人才(山大杰青和齐鲁青年学者)共33 人,占比64.7% ;遴选77名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培养人选,48人经过培养入选杰出人才体系或晋升更高一级职称,占比62.3%;博士后队伍人才蓄水池和科研生力军作用初显,博士后招收人数增长35%,获批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人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聚力组织“空天科技”全国博士后论坛,吸引了全国5位院士和20位长江特聘、国家杰青层次专家学者参加,有力提升了学科影响力。
山东大学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李佳硕教授2019年以副研究员身份进入校区,当年获评“山东省重点人才项目”;2021年破格晋升教授,2022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入选2021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法学院(威海)孙光宁教授本、硕、博阶段均在法学院(威海)学习,2010年毕业后留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评“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山东省重点人才项目”。 据统计,有66.2%的青年科研人员在入校培养后得到新的更大提升,共培育全职入选学校杰出人才体系20人,获评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项目18项,人才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校区举办新聘教职工入职培训
搭建人才培训培养“练兵场”。校区坚持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加强中青年人才、管理骨干队伍培训培养,激励教职员工勇于担当,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校区事业发展。近五年,校区选派600余人次参加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与牛津大学研修、校内外素质拓展、公文写作、英语能力、教学技能、岗位核心技能培训近30项,以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综合能力。推荐20余人参加“联合国旅游组织”“科技部驻外机构”“千名博士进企业”等外派、挂职,450余人次参加各类专家库。举办校区青年骨干能力提升班,精准提升青年骨干研究思考能力、强化胜任岗位能力、历练担当作为能力。
构筑人才服务保障“栖息地”。校区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的服务保障工作,校区领导带头推行“人才直通车”联系服务人才,建立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完善细化配套支持政策,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保障,营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住有宜居。开展“一站式”人才服务,完善《人事处服务清单》、《校区人事人才工作服务指南》,建成并全面运行人力资源系统,畅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定期组织召开人事人才工作交流会,开展专题调研,多部门组成协同服务团队,提供“全链条”服务保障,建立与威海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等部门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全力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工作,用真情真心温暖人才、留住人才。
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潮头逐浪高。新时代人才集聚化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双一流”建设目标,坚持“四个面向”,胸怀“国之大者”,持续创新机制、扩宽渠道、搭建平台、培育梯队,精耕细作,追求卓越,努力建设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队伍,不断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