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勇担新使命,奋进新征程。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威海校区党工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在思想认识、发展共识、工作意识等方面全面落实一体发展要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威海校区实现了新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第十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威海校区党工委宣传统战部推出系列文章,全面呈现校区改革发展成就,激励校区师生勇担使命,敢闯敢创,全面图强,为加快建设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威海力量。本期推出第二篇《构建高水平培养体系 助力高质量人才发展》。
“高教大计,本科为本”。威海校区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教育教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守正创新,改革突破,以一体发展为指引,持续强化有组织教研,充分释放本科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红利。跨校区间的资源共享、经验丰富的名师领衔、规范完善的教学体系、全体教师的倾情投入,使得课堂分外精彩,让学生收获满满,校区教育质量和水平不断攀升、铸魂育人实效愈发凸显、社会影响力日益跃升……交出了一张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精彩答卷。
强基固本,提质增效:本科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生源是校区立足的生命线,优秀生源则是铸就校区育人品牌的根基。校区根据招生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形势,将“提升专业现代化水平,延揽优质生源”作为招生工作的核心,优形式、拓渠道,积极做好招生拓展,不断完善和规范招生过程,校区招生录取成绩连年创新高。
招生拓展宣传精准多元。校区以本科招生网为基础、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主阵地作用,采用 “招生宣传直播”、“建立QQ群”、“一对一电话咨询”等多种线上形式,让考生家长在互动中,更加深入了解校区办学实力、招生政策及专业特色,提升招生志愿填报指导的精准性。其中,2023年开展近300场线下拓展活动,招生覆盖全国21个省市,为吸引优秀生源打下良好基础。
招生录取成绩连创新高
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专业现代化建设提档升级
校区以新文科和新工科建设为引领,扎实推进“两新”建设,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立足“四个一批”,以“新增一批,整合一批,撤并一批,优化一批”为工作准则,持续推进专业升级改造工作,实现了专业结构的“瘦身、长高、变强”。
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校区在32个高考招生专业中,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占比高达93.75%。
创建“3M”新模式。在专业升级改造基础上,持续建设7个辅修学士学位专业,开发建设11个微专业,不断丰富夯实校区3M(major、minor、micro)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课程建设颇有建树。制定《山东大学(威海)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方案(试行)》,逐步构建起国家级、省级、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培育体系。校区共6门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课程获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等优质智慧教育平台上线运行74门大型在线开放共享课程。近三年来,共开发建设108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
改革突破,创新驱动:课堂教学推陈出新
威海校区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支持和引导教师探索创新教学方式和提升教学质量,推进课堂教学方式逐渐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教学竞赛锤炼教师教学基本功。近五年,校区共有14位教师荣获山东省 “超星杯”高校教师教学比赛奖项;1位教师荣获山东省2022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组”比赛特等奖;6人荣获山东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 2个基层教学组织荣获2022年度山东大学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教学比赛获奖教师
思政融合推动课堂育人育心。全面推进校区课程思政建设,积极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近五年,2个教学团队荣获2021年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9个教学团队荣获2021年山东大学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和培育项目,1个教学团队荣获2022年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个教学团队荣获2023年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教师培训助力教学能力提高。开展新进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培训、校内教师发展骨干研修培训,组织教学技能工作坊、教学沙龙活动,增强校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校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年均组织300余人次在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思政、参与式教学、教学成果评量、慕课建设、混合式教学、教学研究项目设计与申报、一流课程建设与申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等方面参加各类培训。
校区承办吉林省五校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力高级研修班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工作坊 教研课题设计工作坊
教师教学发展研修班 高校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者培训会
交叉融合,多元育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破题出新
面向未来科技领域人才需求,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开设“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量子信息工程实验班”等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构建校区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文理、文工、人文社科、社科之间创新性交叉融合,开设“计算法学实验班”、“党内法规和监察法学特色班”、“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五年制双学位实验班”等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推进新文科创新发展。打破学籍等管理壁垒,持续向泰山学堂、尼山学堂和崇新学堂输送优秀拔尖人才,以一体化发展红利助力校区创新拔尖人才培养。
近三年,校区入选尼山学堂35人、泰山学堂17人、崇新学堂10人。其中,2021年,校区入选尼山学堂人数达13人,占学堂当年入选总数的50%;2022年,校区入选10人,占总入选人数43.5%;2023年,校区入选11人,占总入选人数45.8%。
以赛促训,以赛促学:学科竞赛硕果累累
学校坚持以双创教育课程为基础,创新教育平台为依托,通过开展双创训练、创新学分、创新荣誉等工作,制度化地鼓励学生早进团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为学生搭建层级式竞赛孵化体系。做到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注重学科竞赛层次化设计,广泛动员学生参与各类重点赛事,发挥品牌示范效应,大力宣传能源、环境等议题的综合性赛事,引导学生向国家重大需求靠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特色竞赛,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注重产教一体协同育人,与华为、歌尔等头部企业共建实验室,与多家本地企业共建创新空间,发挥聚合优势,为创新教学提供产业动能。
学科竞赛参赛团队现场合影
近年来,万余名学生参与国际大学生创新、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智能汽车、节能减排、“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外语能力、软件创新等学科竞赛,荣获各类奖项2783个,其中国家级奖项286个,省级奖项2497个。
精细服务,数智赋能:教育教学环境改善升级
为提升本科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改善师生教学环境,威海校区持续对各类教育教学场地进行软硬件更新和升级改造,不断打造新型智能化教学环境,提升教学体验,助力教学改革。以功能丰富、集约共享为设计理念建成课程制作室,可实现嘉宾访谈、实景/虚拟背景录制、线上线下混合式在线教学、直播宣讲等多场景教学模式的实时切换和无缝转接。建成一校三地全息互动教室,打通三地区间教学障碍,丰富了山大远程教学形式,使得远程教学更加逼真、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学生授课体验更加沉浸,教学质量更加优质。
教学机房改造前后对比
建成后的课程制作室
一校三地全息互动教室
三全育人,均衡培养:学生推免七连增
校区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以德为先,把学生思想品德考核作为推免生选拔的重要依据,坚持“以学习为中心、全面发展注重创新”的原则,突出考查学生的一贯学业表现,注重对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情况的过程性评价,科学遴选,综合评价学生的各方面表现。2023年,推免生数量质量均创历史新高,校区共有538名学生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推免比例达到15.86%,推免生数量较去年净增40人,增幅达8.03%,创历史新高,实现“七年连续增长”。其中,攻读硕士学位学生467名、直博生71名。486名推免生被“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占推免生总数的90.33%。
下一步,威海校区将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成长发展规律,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专业现代化水平,构建完善“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多元参与、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培训引领、评估引导、竞赛激励”三位一体的教师教学发展体系,打造一流人才培养的新亮点,力争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一流人才培养的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