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4月23日上午,“博聚威海·共赢未来”威海市博士后人才项目供需对接活动在威海校区举行。校区副校长夏利东,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华明出席活动并致辞。威海市各区市人社局、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负责人及校区相关学院负责人、博士后合作导师代表参加座谈交流和对接活动。学校人事部副部长、人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校区人事处副处长徐先蓬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上,夏利东介绍了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情况,梳理了校区与威海市在人才引育、博士后联合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指出,校区将进一步发挥学校综合优势,聚合各学科优秀导师资源和培养平台,为博士后校地联合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张华明代表市人社局对校区长期以来给予威海市博士后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分享了威海市在博士后工作方面的主要成就。他表示,威海市将进一步优化对高校博士后队伍的政策支持,通过校地合作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在威海市施展才华。市人社局人才开发科科长董衍飞解读了博士后相关政策,校区人事处副处长吕兆生介绍了校区博士后工作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举措。
在交流环节,威海市立医院、威海市商业银行、威海栖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10多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负责人依次推介博士后项目需求。校区数学与统计学院、商学院、海洋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相关领导、教授等介绍了各单位的学科资源和博士后招收培养规划。

座谈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了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粒子探测及辐射监测实验室,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得主刘晨副教授与大家交流了博士后联合培养体会,分享了参赛经验。威海市各区市人社局、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负责人到对接学院实地考察,深入洽谈合作事宜。
此次“博聚威海·共赢未来”博士后人才项目供需对接活动,是在威海校区办学40周年之际,校区与威海市人社部门凝聚校地共识,携手合作共赢的务实举措,为开启校地博士后联合培养新篇章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