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连日来,随着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威海校区坚持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悟“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所蕴含的精髓要义,着力提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领,引导各单位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在调查研究上聚智聚力用心用情,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持续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扎实推动调查研究工作取得实效。
一、强化问题导向,高效推进找准“主题”
一是深化于学,涵养思想根基。校区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三会一课”等方式,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并以“千万工程”“浦江经验”案例学习研讨为重点,突出及时跟进学、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找准调查研究的切入点,增强开展好调查研究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二是内化于心,找准调研点位。校区强化“一盘棋”意识,聚焦学校“问题树”在校区的具体表现,按照“校区领导领题、主责职能部门协调、全体机关干部共同承担”的思路,坚持战略调研注重宏观、项目调研注重应用、专项调研注重“小切口”,将知行合一的作风体现在调查研究、走好群众路线、为师生办实事的行动和成效上,最终确定7大调研课题、36项重点、难点问题,做到党委明确课题方向、党工委精准发力点题开篇、机关部门同向发力领题起跑,广大党员凝聚合力破题攻关,形成了既上下贯通又分层负责、既聚焦“主干”又梳理“枝叶”的生动局面。
三是转化于行,集中协同推进。党工委(校长)办公室、组织部、人事处、财务处、信息化办公室等单位锚定融合发展战略落实落地,持续加强业务规范化制度和建设,推进信息资源数据共享、深度融合,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全力为师生提供特色增值服务。保卫部、基建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等单位调研分析老旧校舍安全隐患,全面优化公房资源合理配置,加强校园安防体系建设,加快安全治理格局构建。校地合作与校友办公室、继续教育学院等单位发挥校地融合发展项目示范作用,持续推进“一区一策”合作共建。教务处、学生工作部等单位强化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教风学风建设,启动青年助力基层治理项目和大学生双创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宣传统战部等单位通过专题培训、座谈研讨、问卷调查等形式,强化宣传思想和教师工作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育人能力和水平。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等单位深化与外方合作高校交流研讨,推进国际学生教学系统更新完善,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向规范化、高质量建设转型发展。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办公室、科研管理办公室、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等单位重点在提升学科整体显现度、挖掘学科新亮点上下功夫,探索跨学科团队建设,强化推进有组织科研。
二、强化结果运用,做优做实调查研究
找问题、求新解,察实情,校区领导班子对照党中央明确的12个方面调研内容和学校党委调查研究的重点方向以及梳理的综合问题清单,用好“问题树”思维,重点瞄准破难题、解民忧,形成了问题清单,明确具体措施、整改时限和责任分工。在广泛调研和充分征求意见基础上,对原有问题清单进行了优化迭代,最终整合形成15项问题、50条整改措施,其中已整改完成4项,其余11项将于8月底前全部整改到位。
与此同时,校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和“新亮点”建设,大力推进一体发展和强院兴校行动,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加快推进威海校区高质量发展和“新亮点”建设》落实方案,科学谋划未来一段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确保问题整改有序有力有效,以问题整改推动工作提质增效。当前,校区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聚焦思想引领、融合发展、人才培养和民生保障,整改落实持续推进,调研成果转化运用走向深入。
一是聚焦思想引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发挥理论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加强理论学习指导督导检查,形成层层抓学习的良好局面。推进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思政教学模式,型塑网络“微思政”育人品牌,连续制作并推送的四期思政微视频,起到了良好正面宣传和传播效果。推进“师德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加大教师典型力度,全面强化师德修养。
二是聚焦融合发展。完善“三学一体”体制机制保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引导青年人才融入学校优势学科平台和团队,助力其高效高质量成长。统筹谋划新文科学术研究团队,深入推进高端咨政智库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阐释研究。发挥学校资源优势,持续推进与文登区、环翠区等合作共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方面校地融合建设项目获得光威集团百万级经费支持。谋划推动建设山东大学威海磁材及先进电机制造研究院,与威海万丰镁业开展创新资源共建共享,积极拓宽校外创新科研空间。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引进高水平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人才。
三是聚焦人才培养。对标国家战略、交叉创新,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构建3M符合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学生学科交叉和创新创业能力。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学产出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全面打造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质量文化”建设新局面。推进“助梦计划”“远航计划”“培英计划”“腾飞计划”等,助力学生就业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升。
四是聚焦民生保障。实施教学办公区重点楼宇网络优化改造项目、核心设备升级改造项目,持续推进一校三地业务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研究生公寓楼建设,完善教学科研用房分配和使用管理,全面优化公房资源合理配置,不断改善教学科研环境。推进校医院全面升级,增设医疗设备和诊治项目,提高职工体检标准,优化医疗服务保障。加快推进幼儿园扩建、馨园餐厅改造、联合理学院办学空间优化等重点项目,全面做好后勤服务。整合智慧安防平台,建设110报警应急指挥中心,强化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打造平安校园。
三、坚持系统思维,一体推进全面发力
按照学校党委部署,校区各单位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生命线,坚持守正创新、因时而动、顺势而为,不断锤炼调研本领,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法,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调查研究,运用“金钥匙”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更加成熟。
一是综合运用调研方式方法。东北亚学院通过举办首届“中国区域国别学青年50人论坛”、教学评估评建工作研讨会、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专家论证会等方式,邀请校外专家为学院专业特色建设和优化人才培养把脉问诊。商学院制定学工队伍主题教育活动工作方案,引导辅导员在学院“问题树”体系下领题调研,及时组织所负责班级的党团支部和分管学工领域工作开展主题教育相关活动。海洋学院聚焦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专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深入师生收集意见建议,摸清问题脉络。数学与统计学院依托文化沙龙、“名师导航”等特色活动,听取师生意见建议,组织行政队伍系统梳理工作流程,为师生提供更加细致的服务。联合理学院对标标杆学院,积极探索适合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与青岛校区部分教学科研单位推进师资队伍一体化建设,共建实习平台。图书馆建立支部、党小组、部门“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多途径收集意见建议,并采取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的方式进行集中整治。
二是深化调研成果转化应用。法学院(威海)注重建章立制,探索制定“博士后引进”“专业基础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学生综合评价”等方面制度文件,持续完善学院治理体系。文化传播学院突出制度性文件全流程梳理,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院、民主治院、科学治院。翻译学院与外国语学院围绕“三学一体”,联合举办行政人员能力提升班培训,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一体化,加强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和两院人才信息和人才资源共享,推进杰出人才引进一体化走深走实。艺术学院(威海)持续强化办学条件改善,更新音乐厅音响工程设备、虚拟现实实验室工程设备、视觉传达书籍装帧系统设备等,并启动舞蹈排练厅、音乐厅修缮工作。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聚焦人才培养,进一步推进与华为公司的深度合作,高质量建好华为数通实验室及创建实践基地,持续开展“职场万里行”品牌活动,有效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出台推进教学改革工作的意见、助教岗位管理实施细则、设立重大重点项目及国家级人才培育经费的意见等制度性文件,推动解决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增强学术核心竞争力、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等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加强党建引领教学改革,形成“12345思政课教学改革育人机制”,不断推进思政教育创新提档升级。体育教学部引入智能化设备,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便捷化预约,并联合网络信息化办公室,实行体育场馆分时段滚动开放预约,可预约名额呈倍数增长,更好地满足了师生日常锻炼需求。离退休党委开展“银龄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系列活动,组织党员“两优一先”表彰、过政治生日等活动,丰富离退休教师的退休生活。后勤管理处邀请校本部幼教专家和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专家对幼儿园改扩建、联合理学院综合改造和馨园餐厅综合改造等项目进行优化论证,并获批通过,相关工程正有条不紊进行。
下一步,威海校区将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扎实开展好主题教育,创新方式方法,提升调研实效,真调研问题、真发现问题、真解决问题,进一步在凝练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切实把调查研究工作转化为深入了解情况、解决矛盾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武器和强劲动力,推动主题教育不断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