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重要回信精神,为高校开展美育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连日来,由艺术学院(威海)师生精心编排的“致敬革命前辈肖像书画展”、“此画怎讲”舞蹈晚会、“民族音乐概论实践教学音乐会”等10多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文化盛宴在夏日校园陆续上演。一首首红色歌曲传唱、一幕幕舞蹈表演、一幅幅绘画展示……在丰富校园生活、让师生感受美育教育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将“以美育德”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开展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结合起来,融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于师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中,在校内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近年来,在山东大学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威海校区深入落实学校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美育工作行动方案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扣时代主旋律,坚持以美培元、融美育才、向美而行,充分发挥艺术学院专业优势,将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融入美育教育教学改革之中,构建起“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实践活动、艺术展演、专业竞赛、服务地方”六位一体的美育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传播美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美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全融合,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以美培元,让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育人。前不久,由艺术学院(威海)和山东省军区威海离职干部休养所联合主办的“致敬革命前辈肖像书画展”在校区开展,共展出了艺术学院(威海)19名学生创作的24幅革命前辈肖像画作品、8幅军地书法名家题词及威海离职干部休养所老干部创作的30幅书画作品。参展作品作者、艺术学院(威海)硕士研究生宋英囡谈到,在创作过程中一笔一划勾勒的不仅是革命前辈神态样貌,更多的是需要我们用画笔刻画出历史在他们脸上留下的沧桑印记,传递出来的精神力量不仅是心灵的震撼,更是精神的洗礼。
以美育促德育,以艺术化人心。一直以来,校区积极对艺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进行有效探索,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在音乐学专业创新成立了美育思政教学团队,教学内容在经典艺术教学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红色经典音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内涵,在声乐、钢琴、民乐等课程教学方面加入丰富的红色文化,推进红色经典艺术教育在音乐学专业中实现发展。
6月19日,庆“七﹒一”红色经典音乐会上,艺术学院(威海)党员教师们带领着学生党员将日常教学中学习的12首红色经典曲目进行了精心编排,当《我的祖国》《保卫黄河》《唱支山歌给党听》《映山红》……一首首耳熟能详的音乐响起,师生们声情并茂的现场展示,迅速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这场精彩的教学汇报表演立足现实、反映时代,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一种特殊形式的“音乐思政课”展现在师生面前,让师生在唱响红色经典中感悟信仰力量。
共美、共情、共感,推动着艺术作品的升华。校区将红色文化融入美育育人,体现在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美育教育和专业教育等有机融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开设公共艺术课程19门,涵盖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多个门类,推进艺术实践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让课程思政的价值通过艺术作品这一独特的呈现形式得到创新展示、创新诠释,也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陶冶情操、提升素养、完善自我。
二、融美育才,以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近年来,校区紧抓“舞蹈编导”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这一契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中华传统文化与胶东地域文化为特色,通过协同育人与实践创新教学深入推进育人内容方式的转变。近日,由艺术学院(威海)舞蹈专业学生编排的舞蹈《此画怎讲》先后在中心校区、威海校区上演。学生们以汉代舞蹈的形式、刚柔并济和棱角分明的风格特点,实现汉画舞姿由“静态美”向“动态美”的转变,将汉代舞蹈画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充分彰显了经典艺术的情感震撼力和思想感染力。艺术学院(威海)教师曲笛鑫在谈到编排舞蹈初衷时说:舞蹈艺术具有独特的育人魅力,将其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从生动活泼的舞蹈中捕捉正能量要素,理解舞蹈所蕴藏的时代意义与育人价值。
艺术作品反映时代性,才能有持续的生命力。今年以来,威海校区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注重打造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各种教育场景,通过声乐、器乐、舞蹈、戏曲、绘画等艺术表演,让校园师生在审美中,身临其境地感悟红色文化魅力。《我爱这片土地》热情歌颂伟大祖国光辉历程,尽情抒发师生爱党爱国的心声;《笔落意呈——国画作品展》以笔墨描绘出山水意境深远、花鸟清隽雅致,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民族音乐概论实践教学音乐会》诠释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此外,艺术学院(威海)学生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以“促进美育的渗透与融合,培养审美素养和创造力”为宗旨,参与“添翼工程”之“美育课堂”系列活动,面向校区师生开设了《音律的魅力》《当代风格舞蹈》《传统毛笔书法课堂》《自主油画体验课堂》等课程,参与学生达一千多人,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三、向美而行,以艺术实践丰富美育内涵。“美育浸润”落地的关键,在于“以美育人”的实践。校区不断强化实践育人、活动育人,广泛开展常态化艺术展演,每年举办迎新晚会、舞蹈表演、音乐展演、书画展览等美育活动30多场次,充分拓展和放大文艺作品催人向上向善的美育功效,强化对师生审美素养和价值观念的引导。
在做好教育教学、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校区还大力推动美育教育“走出去”,积极搭建起美育实践平台,实现美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前不久,艺术学院(威海)美育思政教学团队创作的“我爱这片土地”音乐会在威海市临港大剧院举行。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展现出来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水平,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参演学生华人锋说到:“ 非常珍惜这样的表演机会,不仅增加了舞台经验,开阔了艺术事业,而且提高了对音乐艺术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近年来,校区先后与省、市文联、老年大学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开展公益服务、乡村文创、艺术研学等活动,引导同学们积极投身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从艺术创作展演中汲取的真理力量、信仰力量。例如,音乐专业学生将《唱支山歌给党听》《我为祖国献石油》《我们走在大路上》《灯火里的中国》等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歌曲带进基层、进社区,激发社会民众的爱国热情;设计专业、美术专业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开展“小小艺术家”送给小朋友们的艺术微课活动,活动围绕建党百年、建校百廿等主题,用红色手工艺制作,传递爱心,多项作品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展示;舞蹈专业学生将环境舞蹈作品的展示舞台搬进了图书馆前、公寓楼下等,融入到校园生活的角落,让师生近距离的感受舞蹈魅力的精彩绽放。
以美育美,美美与共。下一步,校区将聚焦贯彻落实“两个先行先试”,深化美育教育,坚定文化自信,大力传承弘扬红色基因,激发民族文化创新活力,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