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出图片
校区首页 投稿系统 旧版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要闻  >  正文

威海校区落实服务山东战略, 努力打造“双一流”建设新亮点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6日 16:49 浏览次数:

编者按: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校区党工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学校党委统一安排部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制约本单位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上取得明显成效。为了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引领校区上下在以学铸魂上更加坚定,问题导向上更加深入,调查研究上更加充分,破解之道上更加明晰,党工委宣传统战部策划推出系列文章,以“百尺竿头须进步”的精神展现校区发展成就,查摆突出问题,明晰发展方向。首期推出“威海校区落实服务山东战略,努力打造‘双一流’建设新亮点”。

威海校区落实服务山东战略,努力打造“双一流”建设新亮点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威海校区将贯彻落实“七大战略”作为推进新亮点建设的行动指南,一份份蓝图转化为一项项举措,一项项举措成就一个个成果。靠着事情一件一件做的稳扎稳打,进步一点一点来的脚踏实地,校区师生以奋进姿态开创出“双一流”建设亮点纷呈的蓬勃发展局面。

近年来,威海校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山东大学党委服务山东战略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学校服务威海的桥梁纽带与桥头堡作用,主动汇聚一校三地力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威海城市建设中的核心关键,精耕细作、守正创新,为威海市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新局面贡献山大力量,与威海市共同谱写了校城相融共生、和合共赢的崭新篇章。

深耕威海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学校服务山东战略指引下,威海校区以《打造“山大系”品牌 助力威海精致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为蓝图,谋划推进山东大学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等重点共建项目,校地双方签署《威海市人民政府山东大学聚力精致城市与一流大学建设深化校地合作协议》等“1+4”系列合作协议,有力推动学校与威海市政府合作全面升级。通过凝聚一校三地师生、校友、校企、基教、齐鲁医学等“山大系”社会服务力量,与威海市校政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得到持续深化,校地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不断拓展。

项目共建打造校地合作新亮点在校区全力推动下,学校与威海市共建的六个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山大系”社会服务品牌享誉威海。工研院在成立之初即被威海市纳入“1+4+N”创新平台体系重点建设,被认定为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并在绩效考核中获评优秀,挂牌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威海分园,成为推动威海产业发展的创新高地。发研院智库平台建设卓有成效,相关智库成果被国家相关领导以及省市主要领导批示。威海高新区山大实验学校成为引领威海基础教育发展的典范性项目,也成为威海校区招才引智的重要“软条件”。威海市立医院挂牌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筹),高标准建设的1400平方米山东大学(威海)校医院与总院区一体化、同质化管理,在服务健康威海建设的同时,也极大改善了师生就医环境。

一区一策精准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威海校区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以及一校三地资源,提出了“一区一策”“一院一企(项目)”的校地合作新思路,与威海市各区县深度对接与合作共建,持续深化校地融合发展。根据学院学科专业特点,谋划并实施了与威海市公安局、山东省地矿六院、迪尚集团、蓝海银行等行业企业合作;与威海市各级政府及部门,以及中船重工第七一六所等大院大所和重点企业,签署合作协议近40份,产学研一体化不断深化。打造校地合作“文登模式”,促成文登区科技局与工研院签订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协议,迈世腾科技和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王丽教授团队就电子磁性元器件项目达成合作协议,项目经费近千万元。

构筑共同体擦亮山大“校友系”品牌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重要资源。威海校区校友工作始终秉承“服务校友发展,服务学校发展,服务社会发展”的工作宗旨,积极打造共情、共建、共享的校友交流发展平台。成立11个院级校友会及地方分会,为沟通联络校友、服务校友发展搭建精准高效的资源平台。发起首届中国高校威海校友经济发展论坛,就高校校友赋能威海经济发展进行专题研讨,为精致城市建设凝聚发展合力。以威高集团张华威、魏桥集团张艳红为代表的数万名校友,扎根威海、建设威海,为威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众多校友也在用实际行动展现山大人关心母校、支持校区发展的真挚情怀。云昌钦、魏新华两位老教授与付涛等九名校友联合发起成立山东大学玛珈山教育基金,基金规模超千万元,用于支持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成为校区历史上首个捐赠超过千万元项目。

百尺竿头须进步,对标对表知不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威海校区以“四个强化”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不断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查摆问题,推动工作。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切实推进服务地方工作高质量开展查摆问题,校区服务地方工作还有不少差距,主要体现在服务地方工作的主动性还不均衡,服务地方工作的整体力量还偏弱,服务地方工作的对象层级还不强。

凝心铸魂创伟业,踔厉奋发建新功。下一步,威海校区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科技、人才”等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心怀“国之大者”,用“金钥匙”破解改革发展难点堵点,坚持实干担当,突出实践导向,找准切入点、定准合作点,矢志创新、砥砺奋进,推动校区服务地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校区“双一流”建设再添新动能。

坚持一体发展,发挥“山大系”资源优势在山东大学服务山东整体部署与发展格局中,积极与学校相关部门对接,共同营造服务地方发展的良好环境。做好“山大系”合作资源在威海市的落地协同,持续擦亮“山大系”服务地方品牌。积极凝聚校区发展资源和特色优势,全面融入学校服务山东工作。

统筹发展资源,建强服务地方特色项目进一步弘扬“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资源”的发展意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工作对校区发展的作用认识,汇聚校区科技、人才、文化等全方位发展力量,突出校区整体合作优势,持续推动校地合作共建。在扎实落实学校与威海市合作共建协议基础上,推动校区各学院结合学科专业,以“一院一企(单位)”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建设为重点,推陈出新打造特色项目、品牌项目。

努力“走出去”,以合作谋求新发展主动对标学校一校三地、标杆高校服务地方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学科专业的人才、智力、科技、文化优势,主动谋划合作,拓展空间,推动校地校企校政融合发展。紧跟学校服务山东工作节奏,立足威海、面向胶东,积极引导学院、教师走出去,以做大事、做成事为导向,谋划大项目、大平台,努力争取更多合作、取得更大支持。

【 作者:轩文   来自:宣传部、校地合作与校友工作办公室     责任编辑:傅振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