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5月7日,杨惠根研究员受聘山东大学兼职特聘教授聘任仪式在威海校区举行。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副校长夏利东出席仪式,并为杨惠根研究员颁发聘书。聘任仪式由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副院长、空间科学研究院电离层-磁层耦合课题组组长张清和主持。

夏利东感谢杨惠根研究员为山东大学建设与发展给予的持续支持,高度赞扬了杨惠根研究员在极区空间物理学、极地观测技术与装备以及极地国际合作等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表示杨惠根研究员心怀“国之大者”,主持完成了南极昆仑站等国家工程建设、以及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等国家重点考察和研究任务,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积极贡献。杨惠根研究员受聘山东大学兼职特聘教授,必将助推山东大学空间科学学科发展迈上新台阶。校区将全力支持杨惠根研究员开展科研创新工作,努力为空天科技强国建设作出贡献。杨惠根研究员表示十分高兴能够受聘山东大学兼职特聘教授,同时深感责任重大。他表示,山东大学空间科学学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团结奋进,锐意进取,发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出成绩。下一步,他将全力支持山东大学空间科学学科建设,在极区空间物理、空间天气和极光物理等方向开展深度合作,加快推进相关方向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共同承担大课题,进一步提升团队和学科影响力。

仪式后,杨惠根研究员与空间科学研究院电离层-磁层耦合课题组师生及到访的重庆邮电大学李国军教授,就相关研究课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交流,进一步明确课题组未来研究与发展方向,共同研讨谋划重大科学探测与研究课题。
杨惠根,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CNARC)主任、《Advance in Polar Science》(英文)主编、《空间科学学报》(中文)副主编 、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国家代表、中国海洋学会极地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曾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与首席科学家、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SCAR)副主席、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SCAR)国家代表以及北极黄河站首任站长。主要从事极区空间物理学、极地观测技术与装备以及极地国际合作问题研究,主持完成了南极昆仑站、南极泰山站以及雪龙2号极地科学破冰考察船等国家工程建设、以及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日侧冕状极光分类及其产生机制研究、地球极隙区动力学研究等国家重点考察和研究项目,荣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青年科技奖(傅承义奖)、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国家海洋创新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贴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荣誉称号,荣立国家海洋局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