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近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面对一体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深入推进,威海校区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和最关键的历史时期,也比任何时候更渴望人才,比任何时候更渴望创新。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威海校区立足人才强校战略,依托山东大学丰富资源优势,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引领、以需求为导向,用好盘活人事人才体制机制,持续优化青年人才发展生态,着力打造一流的青年人才队伍。近几年引进的116名专任教师中,全职入选山东大学杰出人才体系63人,占比54.3%;这其中青年人才有38人,占比到达60.3%;这些高层次人才队伍已累计承担国家科技类重大(重点)项目及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6项,获批经费超过1亿元,助推校区人事人才工作迈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
一、聚焦国家战略,坚持超前布局打造“平台链”。郭新立书记在秋季学期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聚焦“四个面向”,努力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上求突破。近日,在威海校区举办的“空天科技”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掀起了探索奥妙太空的头脑风暴,碰撞出了强烈的思想火花,5位院士的精彩报告、20多名知名学者的前沿科技分享、100多名青年博士后的同场交流研讨,不仅体现了本次论坛的高含金量,而且展现了学校空间科学学科发展的良好态势,得到了同行的一致认可。
学科的发展需要长期的科研积累和人才聚集。深空探测作为科学与技术的前沿,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也是全球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空间、太空资源、安全等重大问题。国有所需,必有所向。为此,校区在学科建设规划中,聚焦前沿,引领未来,超前布局空间科学学科,下大力气引进了以夏利东教授、陈耀教授、王守宇教授等为代表的空间科学领域的学科帅才,加快推进空间科学技术发展。同时,为充分激发活力,解决发展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点,经过精心的调研和论证,校区适时成立了空间科学研究院,在校区范围内率先探索推行科研团队PI制改革,形成了若干个以高层次人才为PI负责人、专任教师为成员、工程技术和实验人员为设备研发及实验观测等技术支撑的课题组,并配备专职管服团队,营造出了富有特色实效的人才发展生态。
机制松绑、轻装上阵,使青年科研人员活力竞相迸发,才智充分涌流。经过十余年的辛勤耕耘,现如今的空间科学技术团队已入选学校“高峰学科计划”及“攀登计划创新团队”,实质性深度参与了“夸父计划”“嫦娥工程”“火星探测”等国家重大空间领域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曾经的青年才俊都已成长为学科带头人,走到了科研舞台的中央挑大梁、唱主角,其中16人入选学校人才体系,包括讲席教授1人、特聘教授3人、山大杰青8人、齐鲁青年学者4人;获评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青年拔尖等国家级人才称号13项,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出了梯次衔接、薪火相传的发展态势。
头雁领飞,雁阵紧跟。实现高质量发展,超前谋划是第一关键。在做大做强空间科学学科的基础上,校区顺势而为、借势而进,积极探索实施“天地”一体联合策略,谋划推进“空间+”学科汇聚融合大平台构建,打破壁垒,打通通道,汇聚多个自然科学类学科(空间科学、天文学、环境、海洋)和多个工程技术类学科(机电、信息、光学、航天工程等),通过空间科技平台链聚才、引才、育才,建立起“空间+”优势学科集群,让青年人才在平台链上服务国家战略,彰显人生价值。
二、聚焦交叉融合,坚持集优赋能引领“创新链”。开展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资源集约条件下进一步通过改革创新寻求突破口、培育学科发展新增长极、彰显综合性大学实力的必然途径。李术才校长在威海校区调研时,多次强调要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跨学科团队建设,努力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培育领军人才。足以体现学校对于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为突破原有学科间的界限束缚,培育学科新的增长点,2020年,校区应时推动成立了山东大学威海前沿交叉研究院,充分利用山东大学丰富的办学资源,积极整合不同专业学科的优势,汇聚多领域人才,实现学科间的思想碰撞与技术共享,涌现出了蓝绿研究院张宁教授、于艳妮教授等为代表的青年人才团队。正如张宁教授谈到:当初选择山大,正是因为母校厚重的文化底蕴、门类齐全的办学资源、良好的团队建设氛围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作为2003级本科毕业于商学院的校友,张宁教授带领的7名科研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8岁。自2020年以来,借助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这一创新平台,聚焦双碳经济高质量发展,频频在《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文,多项智库研究成果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该团队也凭借着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出,6人入选学校杰出人才体系,3人入选国家优青,3人入选泰山学者,3次获评高被引科学家,成为了校区学科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建设新增长极。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借着学校国际化战略的东风,校区也加快了海外引才的步伐和引进力度。商学院副教授布乃鹏曾就职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在国内良好发展大势的感召下和学校人才需求的吸引下,毅然选择辞职回国、入职山大,将多年在国际旅游开发方面的工作经验与我国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多次参与国家、省市旅游战略规划,助推威海市文登区西山后村入选世界旅游联盟减贫及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向世界输出了“山东经验”,真正将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数学与统计学院郭亮教授从法国诺欧商学院回国加入山大,一直致力于推动数据科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其中探索与法学学科合办了计算法学实验班,将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新文科教育,开拓了法学研究的新范式。
学科交叉、跨界合作彻底激发了校区青年人才的活力,通过平台和经费等优势资源聚合效能也使青年人才有了更好地憧憬。同时,尝到了交叉融合发展甜头,也更加坚定了校区转型发展、融合发展的步伐,并于近期推出了“数字人文平台”“资源环境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研究”“空间科学载荷及其关键技术攻关团队”等交叉学科培育项目,进一步深化学科交叉协同,提升学术核心竞争力,力争打造出学科发展新亮点。
三、聚焦提质增效,坚持顶格推进压实“责任链”。人才队伍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是一流大学建设的第一源动力。在秋季学期工作会议上,学校各单位都已签订了任期目标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人才队伍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考核标准。学校以此通过交任务、压担子、定责任等方式,进一步鞭策领导干部抓紧抓实人事人才工作。
一直以来,校区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和服务工作,成立了人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校区领导带头推行“人才直通车”联系服务人才,建立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完善细化配套支持政策,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保障,营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定期组织召开人事人才工作交流会,开展专题调研,多部门组成协同服务团队,提供“全链条”服务保障,全力做好人才引育工作。
敞开大门“引”,打造人才集聚洼地。依托学校“齐鲁青年论坛”“泰山学者学术论坛”等校内引才品牌,借助“山东海洽会”“威海英才会”“山东省名校直通车”等引才渠道,广泛拓展校友引才资源,近两年来成功引进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陈晓、美国马里兰大学钟洪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王帅、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寇天一、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王勇,均被遴选为“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因势利导“育”,打造人才辈出高地。深入实施“青年学者未来计划”“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千名博士进企业挂职行动”等举措,明晰专职科研队伍建设发展路径,不断打造青年人才成长的良好生态。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凌宗成教授,从最初的青年学者未来计划资助人选,先后获评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岗教授,从青年人才成长为国家领军人才;郑瑞生教授,原是空间科学研究院的一位专聘科技人员,依托学校杰出人才体系建设,35岁遴选为“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80后孙光宁教授,本、硕、博均在法学院(威海)学习,毕业留校后,在新文科的建设实践中进步明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并获评“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据统计,有59.2%的青年科研人员在入校培养后得到新的更大提升,共培育全职入选学校杰出人才体系20人,获评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项目18项,人才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后浪奔涌,未来可期。新时代人才集聚化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双一流”建设目标,坚持“四个面向”,胸怀“国之大者”,持续创新机制、扩宽渠道、搭建平台、培育梯队,精耕细作,追求卓越,激活青年人才在科研舞台上干事创业的“一池春水”,为加快建设学校创建一流大学新亮点、实现学校“由大到强”质的飞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