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1月13日上午,由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办公室、科研处联合主办的校区首届“新文科”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研讨会在闻天楼报告厅举行。各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交叉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研究基础,就“新文科”背景下如何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威海校区副校长黄凯南出席会议并讲话。
黄凯南在讲话中指出,构建良好的体制机制、搭建学科交叉融合交流平台是促进新文科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次会议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落实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人文社科学科科研创新发展的有益探索。他表示,做好学科交叉融合,首先在认知层面,保持开放心态,构建开放系统,形成一校三地科研资源流动机制,满足教师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的需求。特别是要加强内部学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其次在激励层面,要进一步加大促进学科交叉研究的激励机制。他希望广大专家学者要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想、新逻辑、新方法、新工具,充分利用山东大学学科平台资源优势,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不断产出更多优秀科研成果,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山大贡献。他要求在推动“新文科”建设的发展过程中,要努力提升校区智库建设水平质量,关注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有关职能部门要主动作为,加强谋划,持续打造一校三地资源共享平台,助推校区“新文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会上,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文化传播学院贾文山教授,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东北亚学院苗威教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商学院孔海燕教授,东北亚学院张景全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张宁教授,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特聘教授、数学与统计学院郭亮教授分别作主题发言。
贾文山教授认为,当前中国学术界围绕新文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存在的困境、内涵特征、建设路径、人才培养以及新文科背景下的学科建设等方面。他从跨文化视角出发,在高度肯定我国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对新文科发展的总体思考和实施路径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同时,就新文科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苗威教授以“数字史学:‘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为题,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和目前所从事的交叉研究领域,详细介绍了目前研究团队致力建设的“东亚数字人文平台”通过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实现大数据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多语言环境中的深度合作情况。为校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样本。孔海燕教授指出,新文科与国际化建设密不可分,充分利用国外智力资源,推动科研项目国际合作,促进国际性学术交流,对推动新文科建设,提高我校科学研究水平及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张景全教授提出要多学科建设海洋战略与发展方向,打造有山大特色的社科海洋。同时介绍了东北亚学院与国际问题研究院在学科交叉的建设路径与经验以及海洋战略与发展研究创新团队的建设路径与经验。
张宁教授结合具体发表的交叉研究的成果,指出在传统经济学研究与大数据、统计学、心理学等交叉融合的研究方法对社科教师的研究具有重大借鉴意义。强调要从实际问题出发、多与其他学科同行交流、多与其他学科同行进行合作,通过共同做项目和写论文方式等方式推进交叉研究。郭亮教授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在人文社科科研中的创新应用和智力支持,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在社科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主题发言结束后,按照学科研究方向分成三个会场,与会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希望开展合作的交叉领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互动。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办公室和科研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的召开对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山东大学新文科建设工作方案(2019-2021年)》要求,积极推进校区新文科建设,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推动校区科研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后相关部门还会组织系列活动,促进学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