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3月9日下午,威海校区以学院和思政课教学单位为依托,组织全体学生通过各种平台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活动,全体辅导员、思政课教师随堂听课。
师生对直播中专家讲述的感人肺腑的实例深受触动,直播内容引起强烈反响。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张磊在收看完直播后,深有感触地说: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冯秀军老师讲到了中国青年的责任和担当,让我受益匪浅,感触良深。青年该如何爱国,为什么爱国是当代青年最重要最大的责任担当?在史诗级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中国保卫战中,奔赴抗疫前线的90后、00后青年医护工作者和志愿者们是如何担当的?冯教授娓娓道来,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这场战“疫”,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了我们的国家,亲身体验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优越性。在抗“疫”战争中,无数的“90后”、“00后”挺起责任,将小我融入大我,展现出了“大写的青春”,疫中有情、疫中有智、疫中有勇、疫中有义。相信我们可爱的青年经历了这场终身难忘的战疫,一定会在责任担当中完成青春的蝶变,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中国近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陈宾表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抗疫的英雄们用生命和鲜血阻击了“疫魔”的肆虐,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要铭记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作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精神主要阵地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而言,我们应采取适当的方式,结合课程具体内容,将英雄的事迹恰当地融入课程教学之中,积极将英雄们的家国情怀、爱国精神传递给同学,引导他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从英雄们的事迹中汲取奋发的力量,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商学院党委副书记郭晓妮表示:在全国大学生共上的思政大课上,4位教授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讲述了疫情防控期间的中国力量和感人故事。诚如课堂上引用的恩格斯名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疫情爆发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积极响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疫”战争不断取得新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在救治一线,很多90后、00后,不畏艰险,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彰显了青年一代的责任和担当。总书记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线的一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青年学生深沉的家国情怀、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和勇担使命的奋斗气质,引导广大学生扎根中国大地,努力书写新时代的青年故事。文化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周玉宏表示:疫情防控是一场大考,也是一门大课,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思考如何用好这本“活教材”,诠释好这本“无字书”。我们要让“四个自信”在战“疫”命运共同体中更加坚定;让“四个正确认识”在反思历史、检视当下的辩证思考中更加深化。从辅导员角色本位出发,扮演好学生成长导师,化磨难为力量,以此次抗“疫”战中党、国家和抗“疫”者们的精神风貌为思政教育范本,积极引导学生坚定信心,勇于担当历史使命,让爱国之情、强国之志付诸为实际行动,用“硬核”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援”而上,撑起我们祖国的荣耀与明天。艺术学院辅导员董薇薇表示:观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我感触深刻,情难自已。“多难兴邦”,中华民族自古就多磨难,但是她愈挫愈勇,傲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从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看到了基层组织的多方协同,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冲锋陷阵,也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众志成城。中国力量,中国制度,中国速度,中国精神,上下一心的凝聚力让我们肃然起敬。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亲爱的同学们,作为一名辅导员,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做到“立德树人育栋梁,不忘初心担使命”,也希望你们激扬的青春和澎湃的热情可以在奋斗与奉献中熠熠闪光,山大人共筑山大梦,为中国梦贡献山大力量。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姜文表示:这堂“思政大课”,是一堂有理论高度、有思考深度的思政课,让青年学生深刻感知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堂“思政大课”,是一堂有学者风度、有情感温度的示范课,让我真切体会到如何用时代故事和话语传递中国精神,如何让社会大讲堂和思政小课堂同频共振,如何将思政教育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为一名90后的辅导员,我愿把信念刻在脑中、把使命记在心间、把责任担在肩上,在培养“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新时代青年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商学院辅导员王萧涵表示:和全国大学生一起看完了疫情防控的思政大课,感慨万千。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上好思政课、加强思政工作责无旁贷。尤其在重大事件下,思政的力量可以引导祖国的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四位教授的精彩授课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积累,我定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祖国培育、守护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才。
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曹海军表示:全面抗疫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除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坚决胜利,别无选择。历史无数次证明,伟大的中华民族是在风雨中发展进步的,越是伟大的民族,经历的风雨沧桑也就越多。面对危难挑战,中华民族从不畏惧,在一切难关面前,伟大的中国人民必将更加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灾难击垮不了我们,反而会让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凝聚最强大的战斗力!法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孙菲表示:以这种全国大学生一起观看的形式听讲座,大家在积极中带着新奇感。听完后觉得受益良多,对战疫胜利有了更坚定的决心,同时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也有了更为精细的规划。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019级电子3班本科生王裕辉表示: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敢于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每当危急关头,从来不会缺少一大批逆风而行的英雄。“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阖家团聚时刻,瞒着亲人冲上一线的医务人员;迅速集结,第一时间赶赴前线的援鄂医疗队员;直面病毒,坚守在战“疫”最前沿的“白衣天使”……这些与时间赛跑、跟病毒搏击的勇士,在病毒面前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让我们深深懂得什么叫做无畏、坚韧、奉献。善待英雄,最好的方式就是和他们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一起战胜疫情。斗艰除险离不开英雄的顽强斗争,更离不开普通人的密切配合。我们需要危难时刻的英雄主义,更需要奋力担当的责任意识。完胜疫情,绝不可能仅仅靠几个人的冲锋陷阵,我们更需要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立足自身岗位,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负责,以全民的行动赢得最后的胜利。商学院201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班本科生李佳恒表示:冯秀君教授的讲述让我感慨良多。从前90后、00后被人贴过很多标签,有人说这是被宠坏的一代、有人说这是垮掉的一代。然而,在这场看不到硝烟的抗疫战场上,90后、00后的医护人员占总数将近1/3,志愿者、宣传队到处都有我们的身影。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场疫情充分表明90后、00后同样是有责任有担当的一代,我们没有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厚望。成长道路千万条,爱国大义第一条,我们一定要始终高举爱国主义大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中去,在奋斗担当中谱写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