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出图片
校区首页 投稿系统 旧版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榜样·样板支部|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4日 09:05 浏览次数:

编者按:在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走深走实,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校区“双创”工作,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现对校区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的优秀案例进行推广展示。号召校区基层党组织向标杆看齐,向先进学习,积极借鉴他们的有效做法和实践经验,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党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学校全面图强背景下深化融合发展”这一主题,努力抓好“守正创新推动学科更新换代、改革突破推动事业发展提档升级”两项任务。扎实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融合促进,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功能和政治功能,切实为校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助力空间科学高质量发展

近期,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通过首批山东大学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验收。培育创建以来,教工第二党支部坚持做到教育有力、管理有力、监督有力、组织有力、宣传有力、凝聚有力、服务有力,于2022年9月获评“山东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带领全体党员以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心怀“国之大者”,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科出尖出峰等中心工作中展担当、做表率。

聚魂:立高尚师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发挥党的领导最大优势,建强战斗堡垒,是新征程上高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答题”。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坚持“学”字当头,带领党员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以学深悟透铸牢思想根基。教工第二党支部坚持带领支部党员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为抓手,教育引导党员教职工将政治理论学习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同时,坚持创新学习方式,通过举办一校三地物理学科联合主题党日活动、集体观看革命教育影片、发放党性教育书籍、实地参观学习、慰问烈士遗属、制作党课视频等方式,持续强化支部党员政治意识与党性修养。“样板支部”建设期内,支部党员拍摄党课视频4部,凌宗成主讲的“探月精神引领下的中国深空探测征程”获全省高校“精品党课”一等奖。

教工党员赴刘公岛开展“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共筑国家安全防线”主题党日活动

以规范建设夯实战斗堡垒。支部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每月均召开支委会议对本月各项工作进行讨论和部署,每月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落实“第一议题”,进行集中学习,开展各项交流或者志愿活动。2022到2023年度,支部共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2次,党员大会24次,支部委员会35次,主题党日活动24次,开展政治理论学习24次,每月规范完成党费收缴工作,创建以来党支部工作职责制度化不断深化,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得到有效落实,政治功能得到有效提升。

以联学共建激活党建活力。建设期内,教工第二党支部与校区组织部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两次,在交流工作中,双方就支部建设、党员教育、支部工作和业务工作互联互通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切实提高了支部建设的规范化水平。教工第二党支部与哈工大(威海)理学院光电科学系党支部开展互访交流活动,并参观了对方实验室,在支部建设、党员教育、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同时,双方还就科研合作和学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沟通和学习。在学院党委组织下,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参加与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党建共建活动,并联合举办4期“一院一品”建设项目、“闻天探地”大讲堂和3期廉洁文化建设“家风讲堂”。

与校区组织部支部开展共联共建活动

攀登:向学科顶峰  

教工第二党支部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有组织科研,把工作做在学科建设前沿、重大项目科研攻关一线,确保教育教学科研推进到哪里、党支部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体现在哪里,最大限度地把师生组织团结起来,引领带动师生投入到中心工作中去。

瞄准关键领域。教工第二党支部现有党员41名,凝聚了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日地空间物理、行星科学、天体物理、卫星导航等四个学科方向的主要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岗学者1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齐鲁青年学者1名。近年来,支部党员聚焦“空天科技”这一关键领域,深度参与了“子午工程”“北斗导航”“嫦娥工程”“火星探测”等重大科技工程。聚焦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装置或卫星载荷的自主研制,开展“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研制出了一批高端技术装备与卫星载荷,产出了具有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在成功自研50毫米口径白光日冕仪并观测到白光日冕像、35-40GHz毫米波太阳连续谱仪、真空仓实验平台和朗缪尔探针,牵头完成世界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等工作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支部党员在科研攻关一线

搭建桥梁纽带。立足党员学科背景与学术研究领域,教工第二党支部设立“红色闻天路”主题沙龙,与“太阳爆发及其对行星空间环境的影响”攀登计划创新论坛相配合,充分发挥党支部党建活动载体作用。坚持“问题导向、讨论为主”,以“分享-交流”“提问-解答-释惑”双线并进的方式开展专题研讨,吸引和汇聚各科研团队专家学者聚焦科研创新,促进思维碰撞,为进一步深化学科交流合作,构建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贡献红色力量,是党建促学科发展的生动体现。建设期内,共组织开展“红色闻天路”主题沙龙近10期,组织召开太阳爆发及其对行星空间环境的影响攀登计划创新论坛30余期。

彰显党员担当。秉承“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的原则,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在学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扬“不怕吃苦、能打硬仗、善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支部党员先后奔赴自然条件恶劣的南北极完成科学考察任务,登上海拔3200米高的铁甲山巅对自主设计的白光日冕仪进行试观测,连续作战24小时,开展数据分析为“天问一号”成功着陆提供决策依据,在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中彰显山大人力量。自创建以来,支部相关课题组跟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合作建成实验室7个、在研的地面装置或卫星载荷6个、在建地面台站3个,在研国家级重大项目3项,国家级重点项目8项,充分发挥了“样板支部”在做强学科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收到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火星探测项目办公室发来的感谢信

耕耘:育国家栋梁  

空天科技是国之利器,是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面向空天科技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教工第二党支部党员教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优化三全育人体制机制,高质量培养创新拔尖人才。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更好地服务支部青年党员成长,以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空间科学学科高水平发展,教工第二党支部以“太阳爆发及其对行星空间环境的影响”团队为依托,用活用好人才,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每位新进教师配备“导师”,在教学、科研、师德师风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积极组织开展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申报培训,激励支部青年党员教师针对不同类型人才体系做好规划,主动融入学科团队。不断完善科研促人才培养机制,广大党员教师积极示范,将最新科研成果用于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学科带头人发扬榜样力量,深入教学科研一线,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党支部书记张清和与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现场

加快培育拔尖人才。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支部党员多为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他们依托“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积极探索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推进高水平专业建设。近年来,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获山东省“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支持,入选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名单、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名单,党员教师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22年主题案例专项征集立项。在党员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在国家重大项目现场经风雨、受历练,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产业赛道金奖”,实现山东省在该赛道零的突破,用实际行动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光芒。

积极开展科普工作。支部党员依托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深耕科学普及工作,建设期内支部书记张清和,支部党员胡绍明、凌宗成、付晓辉、陈旭均为科普工作团组成员。近年来,以支部党员为骨干力量的科普团队秉承“知识服务大众,科学引导人生”的宗旨,依托山东大学一校三地办学优势,以济南、青岛、威海为中心辐射全省,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性地球科学与天文科普教育活动。形成了面向社会大众、高校学生、高中学生等群体的科普推广体系,助力山大威海天文台入选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单位、第一批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等荣誉。

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之际,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将把握宝贵契机,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金钥匙”,坚持党建引领立德树人与科技创新,带领支部党员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强国建设、山大何为”的精彩答卷贡献支部力量。

【 作者:丁强   来自:党工委组织部、机关党委     责任编辑:单小平、于佳 】